储、配送服务,然后由分销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分销商,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我国冷链腐损率较高,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冷链水平仍较较低,体系不完善,造成较高腐损。2015 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0%,50%和65%左右,腐损率为15%,8%和10%左右,相比发达国家5%水平仍较高。
2015年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对比(%)
2015年农产品冷藏运输率对比(%)
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冷链主要基础设施包括冷库和冷藏车。二者相较冷库发展更快,2013 年投资达到160 亿美元,2014 年末冷库存储容量已经达到7600 万立方。但是我国人均冷库面积仍比较小,14 年人均冷库面积是0.058 立方米/人,同期美国是0.357 立方米/人。我国冷藏车数量较少,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网数据,2014 年我国公路冷藏车保有量为7.6 万辆,日本是15 万辆,美国是25 万辆。2015 年ITA 对亚洲多个国家冷链发展进行测评,我国综合得分是4.5 分,低于日本的5.3 分和新加坡的5.6 分,在包括政策法规、劳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和需求在内四个因素中,基础设施是相对得分最低的。
2014年时间冷库容量情况
2014年综合冷链流通率对比(%)
2014年公路冷藏车保有量对比(万辆)
亚洲国家冷链评分表
地区冷链发展失衡。我国冷库分布不均衡,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分布较大,西南片区等内陆城市建设相对较少。
中国各区冷库储存能力(万吨)
2013 年中国各区冷库储存能力占比(%)
冷链结点功能缺失明显。冷链流程可细分为预冷,冷链仓储,冷链运输和冷链销售。果蔬等易腐农产品具有大量田间热,不经预冷处理果蔬损耗率为25%-30%,经过预冷处理损失率可降为5%-10%,我国90%以上果蔬不进行预冷就进入流通环节,造成较大浪费。仓储环节我国冷库制冷技术落后,仓储设施设备老旧。运输环节部分中小企业为节约成本存在中途关停冷冻冷藏设备情况。
2013 年中国各省市公共冷库(单位1000 吨以上)容量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