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掌握各类建筑(装饰)石材的应用。 四、气硬性胶凝材料 教学内容:
1、石灰:石灰的品种和生产、石灰的熟化和硬化、石灰的技术要求,石灰的性质和应用。
2、石膏:石膏的生产与品种、石膏的凝结与硬化,石膏的技术要求,石膏的性质与应用。
3、水玻璃:水玻璃的生产与组成,水玻璃的硬化,水玻璃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和常用品种。
2、掌握石灰的品种、熟化的概念和凝结硬化的原理,掌握石灰的技术要求、主要性质及正确应用。
3、理解石膏的凝结与硬化的原理,理解石膏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4、了解水玻璃的组成及硬化的原理,理解水玻璃的性质与应用。 五、水泥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以硅酸盐水泥和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为重点。 教学内容:
1、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矿物组成及特性;水泥的水化、凝结与硬化和技术性质;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硅酸盐水泥的特性与应用。
2、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混合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3、其他品种的水泥:高铝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白色及彩色硅酸盐水泥、膨胀和自应力水泥、中热及低热水泥、低碱度水泥。 教学要求:
1、了解硅酸盐水泥的生产、矿物组成及特性。
2、掌握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特性及应用。 3、理解水泥石腐蚀的概念和掌握避免的方法。 4、掌握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品种、特性及选用。 5、了解其他品种水泥的特点及应用。 六、混凝土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核心章节,以普通混凝土为重点。 教学内容: 1、混凝土的概述。
2、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水泥;粗骨料(石子);细骨料(砂);水;外加剂;掺合料。 3、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性质:工作性、工作性的测定、工作性的影响因素。 4、硬化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强度与强度等级、强度的影响因素、提高强度的措施;混凝土的耐久性概念、影响因素、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5、混凝土质量的评定:强度分布特点、配制强度的确定、质量的控制及评定。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设计目标,设计过程,配合比的基本参数、配合比设计的步骤、设计例题。
7、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外加剂的概念及种类、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和其他外加剂的简介。混凝土掺合料的概念、作用、品种及应用。
8、其他品种的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制品。 教学要求:
1、了解混凝土的组成及特点。
2、理解混凝土对粗、细骨料的质量要求。
3、理解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确定及与轴心抗压强度的关系。
4、掌握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了解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及评定原则和常用统计量。
5、掌握骨料的颗粒级配、细骨料细度模数和粗骨料最大粒径的评定方法。 6、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调整工作性的原则及方法。 7、理解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强度等级的确定。掌握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8、掌握混凝土外加剂的概念与常用品种的特性、掺量及应用方法。了解混凝土掺合料的作用、品种、掺量及应用方法。
9、理解常用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的作用机理。 10、掌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过程。 11、了解轻混凝土的种类、特性及应用。 12、了解其他混凝土的品种、特性及应用。 13、理解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及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七、建筑砂浆 教学内容:
1、砌筑砂浆:组成材料、技术性能、配合比设计。 2、抹面砂浆:普通抹面砂浆、装饰抹面砂浆。
3、其他品种的砂浆:防水砂浆、保温砂浆、吸声砂浆、耐酸砂浆。 教学要求:
1、掌握砂浆和易性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2、掌握砌筑砂浆的强度及配合比的测定。 3、了解抹灰砂浆与装饰砂浆的常用品种及特点。 八、烧土制品及熔融制品 教学内容:
1、块体材料:烧结普通砖,新型墙体材料:烧结多孔砖及空气砖、蒸养砖、炉渣砖。
2、建筑饰面陶瓷制品:釉面砖、墙地砖、陶瓷锦砖。 3、建筑玻璃:基本知识、平板玻璃、安全玻璃、节能玻璃。 教学要求:
1、掌握烧结普通砖的基本概念及限制使用的原因,重点掌握新型墙体材料的品种及发展。
2、理解玻璃的性质、平板玻璃及特种玻璃的特点及应用。 3、了解常用建筑陶瓷制品的品种、性质及应用。 九、建筑钢材 教学内容:
1、建筑钢材的冶炼、分类及技术性能。 2、钢材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3、建筑钢材的冷加工及时效。 4、建筑钢材的标准及使用。 教学要求:
1、掌握建筑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2、掌握建筑钢材的分类、标准及应用。 3、了解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质的影响。
4、理解钢材冷加工强化和时效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十、高分子建筑材料 教学内容:
1、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主要性质。 2、建筑塑料的组成、特性、常用品种及制品。 3、建筑涂料的功能、组成、分类及应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