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6分)(2018?天津)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酯,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考点】G5: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I7: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P4:分液和萃取.
【分析】A.酿造过程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 B.后(司)母戊鼎的主要成分为Cu; C.瓷器由黏土烧制而成;
D.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与有机物易溶于有机物有关。
【解答】解:A.酿造过程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而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
B.后(司)母戊鼎的主要成分为Cu,属于铜合金制品,故B正确; C.瓷器由黏土烧制而成,瓷器的主要原料为黏土,故C正确;
D.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与有机物易溶于有机物有关,该过程为萃取操作,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组成、混合物分离提纯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6分)(2018?天津)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
第1页(共18页)
A.溶解度:Na2CO3<NaHCO3 B.热稳定性:HCl<PH3 C.沸点:C2H5SH<C2H5OH D.碱性:LiOH<Be(OH)2 【考点】78: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分析】A.需要在同一温度下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氯的非金属性比磷强;
C.C2H5SH与C2H5OH分子结构相同,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但C2H5OH分子间存在氢键;
D.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比较Li、Be的金属性强弱即可判断LiOH与Be(OH)2的碱性强弱。
【解答】解:A.在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故A错误; B.Cl与P为同周期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氯的非金属性比磷强,则HCl的热稳定性比PH3强,故B错误;
C.C2H5OH分子间存在氢键,其分子间作用力比C2H5SH大,则C2H5OH沸点比C2H5SH高,故C正确;
D.Li与Be为同周期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减弱,则Li比Be金属性强,LiOH的碱性比Be(OH)2的碱性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3.(6分)(2018?天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a越小,则NaA的Kb(水解常数)越小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
【考点】BK: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DD:盐类水解的应用.
【分析】A.根据弱酸电离常数和盐的水解常数的关系分析; B.Zn的活泼性强于Fe,组成原电池时Zn作为负极;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说明反应达到活化态络合物所需的能量越高,存在较高的
第2页(共18页)
势能垒;
D.红外光谱的研究对象是分子振动时伴随偶极矩变化的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有红外吸收。
【解答】解: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电离常数为Ka,则其盐NaA的水解常数Kb与Ka存在关系为:Kb=
,所以Ka越小,Kb越大,故A错误;
B.Zn的活泼性强于Fe,组成原电池时Zn作为负极,Fe被保护,所以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故B正确;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说明反应达到活化态络合物所需的能量越高,存在较高的势能垒,反应不易进行,故C错误;
D.红外光谱的研究对象是分子振动时伴随偶极矩变化的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有红外吸收,C2H5OH存在醇羟基,﹣OH有自己的特征吸收区,可以与CH3OCH3区分,因此可以使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平衡,原电池,活化能及红外光谱区分有机物的相关知识,整体难度不大,重视化学原理的运用,是基础题。
4.(6分)(2018?天津)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产生蓝色沉原溶液中有Fe2+,液 淀 无Fe3+ B 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 溶液变浑浊 酸性:H2CO3>C6H5OH C 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生成黑色沉Ksp(CuS)<Ksp滴加CuSO4溶液 淀 (ZnS) D 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①产生白色原溶液中有SO42﹣ 液 ②再加足量盐酸 沉淀 ②仍有白色第3页(共18页)
沉淀 A.A
B.B
C.C
D.D
【考点】U5: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K3[Fe(CN)6]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不能检验铁离子; B.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强酸制弱酸的反应,生成苯酚; C.含Na2S,不发生沉淀的转化;
D.亚硫酸根离子与Ba(NO3)2溶液反应也生成硫酸钡沉淀。
【解答】解:A.K3[Fe(CN)6]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不能检验铁离子,由现象可知原溶液中有Fe2+,不能确定是否含Fe3+,故A错误;
B.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强酸制弱酸的反应,生成苯酚,则酸性:H2CO3>C6H5OH,故B正确;
C.含Na2S,不发生沉淀的转化,则不能比较Ksp(CuS)、Ksp(ZnS)大小,故C错误;
D.亚硫酸根离子与Ba(NO3)2溶液反应也生成硫酸钡沉淀,则原溶液中可能有SO32﹣,或SO42﹣,或二者均存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检验、酸性比较、Ksp比较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5.(6分)(2018?天津)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 C2H5OH和含1mol 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种衡。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下列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
C.若反应物均增大至2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 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考点】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第4页(共1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