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3 7:58: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四川农科院《农业科技工作的经济评价方法》

1、 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评价指标和计算公式 1.1 新增总产量 = 单位面积增产量×有效使用面积

单位面积增产量 = 新成果单产-对照单产

1.2 新增纯收益 = 新增总产量-科研费-推广费-新增生产费

新增总产值 = 单位面积增产值×有效使用面积 1.3 科技投资收益率 = 新增纯收益 科研费+推广费+新增生产费

当新增生产费是0或是负数时,节约的生产费计入新增纯收益,科技投资益率按下式计算:

投资收益率 = 新增纯收益 科研费+推广费

1.4 科研费或推广费投资收益率 = 新增纯收益×科研单位应占% 科研费

= 新增纯收益×推广单位应占% 推广费

1.4.1 推广成效率 = 实际推广面积 ×100% 本区适应推广面积

1.4.2 农民得益率 = 单位面积新增产量(产值)

单位面积新增生产费

说明:当其不能确切统计因灾等原因失收和减产的面积时,可用下式 计算:

有效使用面积=推广面积×保收系数

保收系数 = 常年播种面积-常年因灾等原因失收和减产的面积

常年播种面积

从全国全省总的情况来看,保收系数一般可取0.9,但旱涝保收的地区取值应偏大,而在灾害频繁的地区取值应偏小。

单位面积增产量 = 多点调查(实收、测产)亩增产量或 单位面积增产量“控试”亩增产量×缩值系数 缩值系数 = 大面积多点调查亩增产量 “控试”亩增产量

缩值系数变幅范围在0.4~0.9之间,频率分布很不集中,平均为0.6~0.7。

单位面积增产量 =“控试”亩增产量×校正系数

校正系数 = 大面积多点调查综合应用各单项成果的亩增产量 各单项成果“控试”亩增产量之和

亩推广费用 = 本区总推广费用 本区各推广项目总有效使用面积

亩推广费用 = 本区本年总推广费用

本区本年新增加的新技术和推广面积

新增生产费 = 单位面积新增生产费×有效使用面积 节约生产费 = 单位面积节约生产费×有效使用面积

科研、推广和用户效益分摊比例:根据科研作用大小和技术难度分三等五级 一等为发明性质的成果,占50%;

二等一级为技术改进成果中获一、二等奖者,占40%; 二等二级为技术改进成果中获三等奖以下者,占30%; 三等一级为一般的引进和总结群众经验性质的成果,占10%; 三等二级为引进和总结群众经验性质的成果中技术简单者,占5%。

至于单位应占的份额,视推广的作用大小和推广工作的复杂程度:分为三等,一等为推广难度大的成果,占40%;二等为推广难度一般的成果,占35%;三等为推广较容易的成果,占30%。

搜索更多关于: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的文档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jh09130ey35m4y30uy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