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请:本群为开放的聊天平台,任何有婚介需求的用户均可申请加入本群。申请入群
时,应如实填写个人资料,以便管理员审核。 2、审核:管理员必须对申请入群的帐号进行资料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批准入群;存在
下列规定的情形者,管理员可拒绝其入群申请。 1)帐号所显示资料虚假者; 2)帐号存在广告推广行为或体现出明显的广告推送意向者; 3)帐号有多次不良记录者; 4)账号资料显示故乡与现住地,均不含东营市者; 5)帐号资料及空间内有非法信息者; 6)其他不适合入群者; 三、群内发言规定
1、发言原则: 本群不设特定的发言主题,但所发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并倡
导和谐、友善、诚信、向上的正能量。鼓励以文字为主,声音、图片、视频为辅的聊天方式。 2、禁止内容:
1)损坏国家名声、危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2)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或地域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3)违反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4)盗号、病毒、色情、暴力等不良网站链接的; 5)共享病毒、盗版等非法软件,诈骗、偏激等不良信息文件的; 7)侮辱、辱骂、恶意人身攻击或者诽谤他人的; 8)恶意刷屏或发特大图片的; 9)广告或含明显广告业务倾向的; 10)含有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一些内容的; 11)散布谣言、虚假信息的; 12)其他不适宜内容的; 四、活动发起规定: 1、任何与相亲内容有关的活动,只能由群主(或接受群主授权的管理员)发起;其他人员无权发起。 2、任何与相亲内容无关的活动,可以由本群所有成员发起;相关活动组织者发起活动前必须向群主提交发起申请,待群主审核通过并作相关备案后,活动组织者可在本群发起群活
动。相关活动必须遵守国 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政策与社会道义。 3、对所有群成员举办的线下活动,本群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其他内容另行规定。 五、违规处理: 1、任何违反上述群规的行为,管理员有责任有权力进行劝说、警告、禁言、踢出;请人
出群时告知群主,并给出正当的理由; 2、群内的违规处罚分为声誉罚和行为罚。 声誉罚包括:劝说、警告;针对违规程度较轻、性质不恶劣的行为。 行为罚包括:禁言、
踢出;针对违规程度较重、性质恶劣的行为。行为罚具体标准: 1)无视管理员劝说或警告,屡犯不改者,应处以禁言惩罚;禁言的具体时长,参照违规行为的程度与性质。
2)制止突发恶性事件或阻止舆论向恶性发展,管理员可对相关人员处以禁言惩罚。
3)解禁后再犯者,应增加其禁言时长或踢出;解禁后,谩骂、侮辱、攻击管理员者,直
接踢出本群,并追加剥夺其再次申请入群权利的处罚。 4)违反群内发言规定之禁止内容者,应处以禁言或踢出惩罚。 5)冒充管理人员者,直接踢出本群,并追加剥夺其再次申请入群权利的处罚。 6)模仿管理员昵称造成误解者,应及时更换昵称,对拒不更换昵称者,应处以禁言或踢
出惩罚。 7)其他应当处以行为罚的情形。 六、投诉与建议: 1、对本群管理员做出的处罚决定有异议者,可向群主投诉;投诉者须提交申辩材料,否
则,将不能保证受理与胜诉。 2、对其他群员的行为不满者,可向管理员投诉;投诉者须提交证据材料,否则,将不能保证受理与胜诉。 3、如对本管理办法有异议者,可将异议提交群主,群主将和管理团队认真考虑后作出答复。
4、欢迎广大群友多提意见与建议。篇三:婚姻登记全国联网 婚姻登记全国联网 【主题事件】 7月24日,民政部召开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经过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多年以来的共同努力,截至今年6月底已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目标。内容称:目前,除港澳台地区之外,民政部已初步建立中央级婚姻登记数据中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建立省级婚姻登记工作网络平台和数据中心,实现了在线婚姻登记和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审查。新闻发布会完毕后,诸多关于婚姻登记全国联网的舆论与报道接二连三的散播开来。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具有什么意义,婚姻登记全国联网后哪些人群可以查询婚姻登记信息,婚姻登记全国联网个人信息非法泄露与滥用风险何以保全,婚姻登记全国联网是否是杜绝骗婚、重婚的治本之策以及如何从技术上保证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的实施。这些话语的缘由都集中式的针对新出台的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事由,婚姻登记全国联
网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婚姻登记“利了谁、保了谁”更值得期待与关注。 【传播情况】 7月24日,新华社发稿《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对事件进行大力的宣传。该稿称,在婚姻登记全面实现全国联网的基础上,民政部门日后还将推动与法院系统判决、调解离婚信息,与外交部门境外办理婚姻信息及港澳台地区婚姻信息的查询、交换和共享,逐步建立完善“全国公民婚姻状况数据库”建设工作,推进婚姻登记制度变革。同日,中央电视台也相继报道,播出《全国31个省份婚姻登记信息24日起实现联网》,内容称:24日起,除港澳
台地区之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婚姻登记信息实现联网。 7月24日,中国新闻网刊文《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实现婚姻登记信息联网目标》对事件作进一步的阐述:据民政部消息,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实现婚姻登记信息联网目标。实现全国联网后,民政部将积极争取、推动立法改革,探索打破在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的限制,为流动人口办理婚姻登记提供便利。7月24日,新华网同样刊发《民政部:婚姻信息需
合理谨慎使用 四种情形下可以查询》稿件对事件进行深度剖析的报道。 7月24日,中广网播报《中国将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 重婚骗婚将现形》中提及:截止到今年6月底,我国已经实现了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未来,民政部将积极争取、推
动立法改革,探索打破在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的限制。 7月25日,《重庆晨报》刊发《骗婚重婚的都小心点 婚姻登记全国联网了》一文指出,婚姻登记实现联网,这就让重婚者无法遁形。同日,千龙网发稿《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的
多重价值》一文,系统阐述了婚姻登记全国联网的价值所在,继续扩大事件的影响力和公众认知度。 7月26日,广西新闻网发稿《婚姻登记联网 有望打破在户籍地办婚姻登记限制》指出:按照目前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都需要在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联网后这一限制能够打破,流动人口将能更加方便地选择步入婚姻殿
堂的地点。同日,浙江在线新闻网《婚姻登记信息联网助推社会管理》一文中指出:在日新 月异的信息化时代,尽管婚姻登记信息联网多少有些姗姗来迟,但总算水到渠成。婚姻
登记信息全国联网有望助推社会管理,其在社会管理上的积极效应值得期待。 【舆论质疑】
疑问: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具有什么意义 早在2011年民政工作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婚姻登记信息明年将实现全国联网,全国公民婚姻状况数据库建设也将启动。今年全面实现婚姻登记联网的意义表现在哪里?
回应: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对推进婚姻登记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民政部在24日召开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新闻发布会指出,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对推进婚姻登记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一是宣告结束手工办理婚姻登记的时代,全面实现婚姻登记工作计算机操作和信息化管理;二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联网审查,可以有效预防重婚、骗婚等违法现象的发生;三是为进一步转变婚姻登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制度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为启动“全国公民婚姻状况数据库”建设、完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加快部门间信息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疑问:婚姻登记全国联网后哪些人群可以查询婚姻登记信息 婚姻登记全国联网以后,不少市民以及网友堪忧,是否每一个公民都可以自行登录互联网进行信息查询。
回应: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并不是谁想查就能查,只有四类群体可查婚姻登记信息 按照民政部要求,目前只有以下个人和部门可以查询婚姻登记信息:(一)婚姻当事人持有合法身份证件,可以查阅本人的婚姻登记档案;婚姻当事人因故不能亲自前往查阅的,可以办理授权委托书,委托他人代为办理,委托书应当经公证机关公证:(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和安全部门为确认当事人的婚姻关系,持单位介绍信可以查阅婚姻登记档案:(三)律师及其他诉讼代理人在诉讼过程中,持受理案件的法院出具的证明材料及本人有效证件可以查阅与诉讼有关的婚姻登记档案:(四)当事人的监护人、近亲属在符合一定的条件、提供
相应的证明材料的情况下,可以查询当事人的婚姻信息等。 疑问:婚姻登记全国联网个人信息非法泄露与滥用风险何以保全 在看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给公民带来便利和保障的同时不少人也在担心自己的婚姻
登记信息如果被非法泄露与滥用,隐私权利得不到有效保证。 回应:严格落实、细化相关信息规范,降低和避免信息安全风险 民政部门称,将根据先内部后外部、先部门后个人的基本原则,推动婚姻信息的合理谨慎使用。同时,相关部门尽快做好准备,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对工作人员加强相关业务能力
的培养,真正做到依法办案,以保护守法者、严惩违法者。 疑问:婚姻登记全国联网是否是杜绝骗婚、重婚的治本之策 据悉,身份证信息早已全国联网,为啥还出现这么多假身份证?这是沉痛而深刻的教训, 任何法律法规只能管住守法之人,不守法之人是管不住的,这已是一个常识,婚姻登记
全国联网能否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呢? 回应: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将有效防止重婚、骗婚等违法现象发生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俞建良表示,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婚姻登记机关将不再手工办理婚姻登记,实现了婚姻登记工作计算机操作和信息化管理。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时,
无论户籍地在哪里,只要录入身份证号码,婚姻登记处就会审查出当事人的婚姻状况,有效防止重婚、骗婚等违法现象发生。信息联网完全杜绝重婚现象,目前也只是一个理想目标。
毕竟,这要依靠海量的信息录入。 疑问:如何从技术上保证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的实施 面对婚姻登记工作数据量大、时效性强、登记节点多的现状,如何在技术上加强和完善
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的落实,成为广大网友迫切知道的问题。 回应:加强建设和制定标准规范,做好业务与技术两手抓的决策 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工作对系统建设、稳定运行及客户服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民政部前期主要工作是负责全国联网建设的规划和制定标准规范,开发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系统,承担基础支撑环境建设,承担全国联网信息系统的组织实施和运行维护工作。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无论是在基础网络还是在系统软硬件环境方面,将全力做好系统的技术支持和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此外,作为全国联网的一个信息系统,我们
也将做好对省级民政部门的业务和技术指导工作。 【官方回应】 7月24日,民政部召开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新闻发布会信息透露:民政部门还将继续推进婚姻登记数据库建设,逐步提升数据完备性,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深度挖掘数据应用、统计分析等功能,为社会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以进一步体现联网工作现实意义,为当事人提
供更为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
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有利于推动婚姻登记方式、制度变革 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将为今后推动婚姻登记制度变革,为当事人提供更为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民政部还将继续推动各地开展网络预约登记服务,推动婚姻登记工作更加高效有序运行。同时,民政部门还将根据信息化条件,积极探索优化结婚登记、
离婚登记工作流程,以进一步提高当事人婚姻质量。 【媒体评论】
用辩证的角度权衡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的利弊 7月24日,《重庆商报》刊发《婚姻信息全国联网好在哪里?》一文指出:婚姻登记全国联网改革,打破在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的限制,为流动人口办理婚姻登记提供便利。这对于提升职能部门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也是一种必要的技术支撑。同时,婚姻登记信息在全国
范围内的畅通,也为以家庭为单位的数据统计奠定了基础,也为更多的适应社会制度性变革 探路。当然,现阶段全国实现婚姻登记信息联网,可能依然更多属于宏观意义上的成功。落实到执行层面,如何打通各地方之间信息流通壁垒,真正实现流通成本的最小化和联网效益的最大化,以及配套保障措施的制定,还需更多实践磨合和制度破题。比如,联网必然带来公民相关个人信息更多的流通、开放,那么,如何相应提升对这部分信息的保护力度,就不容忽视。
婚姻信息联网还有没有必要回原籍登记 7月25日,《东方早报》刊发早报评论员文章《婚姻信息联网了,能不回原籍登记吗?》一文说,我国的婚姻登记制度走过了一个从管理到服务,再到更好服务的过程。这一次的全国婚姻登记信息联网,也是民政部对民意的积极回应。原来,各地婚姻信息不互联,回原籍还可以说是便于审核信息,现在都全国联网了,回到原籍查的信息,和上海查的信息是一样的,还有必要折腾吗?民政部门的服务能否更进一步,在上海试点就地结婚登记呢,比如先
从拥有上海居住证的人群开始试点?让人们感到这座城市对新移民的体贴。 用好“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双刃剑是关键 7月25日,《山西晚报》发表《“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值得期待》认为,社会呼吁已久的“婚姻登记信息实现全国联网”终于成为现实,无疑值得庆贺,也值得寄于进一步的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