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中村初中 张孝平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大多讲的用的都是合作学习,而以前所提倡的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方式却被忘得一干二净,无人提及,难道合作学习真的那么有效吗?从教学实际上来看并非如此,恰恰相反,起到了反作用,合作成了分组,讨论成了聊天,合作的结果是每个小组只有一两个学生掌握了所教的内容,其余的依然不懂不会,而教师则无时间过问,这样大多数学生成了典型的滥竽充数,结果一遇到考试,个个大眼瞪小眼,做的一塌糊涂,其成绩当然可想而知了。
是的,学习中免不了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合作、讨论才能解决,而讨论也需要前提,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随时随地随便加入一个话题进行讨论,他要进行讨论,就必须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必要时还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才能讨论,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样的,前面的知识没有记住,没有掌握何谈讨论,那只能是小组聊天,是形式,没有实质性意义,甚至有些小组因为对前面知识掌握不够,讨论中还能得出错误或者相反的结论。这样的合作不要也罢,还能节省时间。况且有些知识根本就不需要讨论,事实就那样,我们已经无数次地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我们只需会运用它就行。为什么要讨论,要合作,那不是白费劲吗?而对一个班级来说,满足我们所要讨论问题要求的同学也就几个人而已,这几个同学一起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再每人带领一组进行讲解,以兵教兵,效果会更好。
不可否认,合作学习有它的优越性,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对于初中生而言,独立学习才是最主要的,因为初中生所学的知识大多是对知识的应用,并非研究,一个人不会自己思考问题,今后何以在社会上立足,学习更多的知
识。总不能遇事就找人合作讨论吧。人是独立的个体,那么他的生活学习就应该有更多的独立性,而不是合作性。现在的孩子本身就缺乏独立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独立学习,自主学习,以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这学期我让学生从独立思考做起,先自己阅读课文,弄懂自己能弄懂的知识,自己说物理概念、物理量、单位等,然后教师再讲解学生搞不清楚的知识,并让学生们先自己独立思考,最好自己能够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再问别人,最后教师讲解,结果中期及第二阶段考试成绩与上年相比就是有所提升,因此,合作学习方式不能占据学习方式的主导地位,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才是我们的学生最实用的学习方式,应在学习中占主要地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首先,我认为应该教给学生的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之以渔”。其次,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悟性,而悟性决定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实践证明,自学能力越强,悟性就超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依赖性会不断减弱,自学能力就增强了,真正地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一部分学生不学是因为学不懂,不自信,若能多鼓励几次,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他自然就爱学习了,自己能学懂的东西为什么要和别人讨论,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况且讨论只是听别人说,记忆、理解不是很透彻,自己看过,想过,做过,记忆肯定牢固,理解肯定透彻,掌握肯定到位。
凡事都有主次之分,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应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合作学习方式为辅,两者相互协助,互相配合,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二〇一四年六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