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8:01: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解析】(1)分类思想,就是把要研究的数学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别, 然后逐一进行研究、求解的一种数学解题方法。分类思想的实质是按照数字对象的共同性 和差异性,将问题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作用是克服思维的片面性,防止漏解。

分类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比,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字生的分类思想,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分类单元的教学中,注意渗透分类思想,一方面是一般物体的分类,如柜台上的商品、文具等;另一方面要注意从数学的角度分类,如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数的认识和运算等。

第二,在三大模块知识的教学中注意渗透分类思想,如平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分类、数的分类。

第三,注意从数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渗透分类思想,如排列组合、概率的计算、抽屉原理等问题经分类讨论最后解决。

第四,在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教学中,渗透分类的思想。现实生活中的数据丰富多彩,很多时候需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描述,从而有利于分析数据和综合地做出推理。 第五,注意让学生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不要为了分类而分类。如对商品和物品的分类是为了便管理和选购,对数字知识和方法进行分类,是为了深入地研究问题、理解知识、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整理房间》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学习內容,它是在学生较少的相关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操作实物或实物图片,能够选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掌握分类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分类摆放物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教学活动方案如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小朋友,在家帮妈妈整理过房间吗?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老师: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参观两位新朋友笑笑和淘气的家,看看他们的房间是什么样子好不好?先看看笑笑的房间。(出示课件)

老师:小朋友,笑笑的房间好看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说说。

老师:我们一起去看看淘气的房间吧。出示淘气房间图片,你们看了有什么样的感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帮淘气整理一下房间。板书《整理房间》

【理由】呈现淘气房间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通过语言的渲染,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满兴趣,提出这节课和老师一起帮淘气整理房间。拉近了课本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使数字回归生活,让字生在生活中体验分类的 含义和方法。

二、探究新知识

淘气来不及收拾房间,谁来帮他整理一下呢?我们再来看看笑笑的房间是怎么整理的。出示课件观察边看边总结:

1.桌子和椅子放在一起,摆放整齐。

2.玩具放在第一格,书放在第二格,衣服放在第三格。 3.床铺的整齐,很漂亮。

老师:看完笑笑的房间,我相信大家也能帮淘气把房间整理的和笑笑的房间一样整齐。谁

9

先来和老师一起整理。

老师:非常好,在大家的帮助下,淘气的房间整理得十分整齐,我们来看一下整理好的图片。呈现图片,讲台板书进行描述,例如: 文具:书本、铅笔、文具盒。 玩具:皮球、玩具熊、玩具车。

服饰类:上衣、裤子、鞋、袜子。

老师:像上面整理房间的过程就是分类,书本、铅笔、文具盒、台灯都是学习用品,所以放在一起。

归纳:分类就是在不同的物体中,把同一类物品和其他的物品分开。

【设置意图】创设整理房间的情景,让学生经历按一定标准对物品整理分类的过程,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自由表达的轻松氛围,给足了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体会理解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最好教师给与总结。此外,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学习。

三、应用拓展

在情景和游戏中进一步巩固。

老师:看下图,同桌互相说说都有哪些动物?然后找一找哪些是会飞的,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同桌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理由】游戏是一年级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学时,教师能把巩固知识的练习巧妙地融入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思辨。这些习题通过大量卡通图片呈现,又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了学习状态,使每位同学都想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可以怎样分类。

2.继续创设游戏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意犹未尽的情绪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唤起了学生对下次数学课的期盼。

五、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表现都很棒!我们不但学会分类的方法,而且还学会了整理房间老师为你们鼓掌。

六、布置作业

整理自己的书包,并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的。

28.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0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指出上述材料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0 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 分) 答案:

【解析】(1)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在呈现、操练、输出及复习巩固的各项活动中听、说、认、读新词汇。教字难点:理解进行时的运用,并在对话中正确结合词汇进行运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1 学生能够听懂、认读、识别本节课的重点词组 get up,brush my teeth,wash my face have breakfast。

1.2 学生能够理解有关时间表达的句式结构,能理解进行时用于表达正做某事的结构。- It's What are you doing -I'm。

2.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得体运用本节课的重点单词、句型,就时间主题进行问答。 3.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与生活紧密关联的主题,有效激发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周围入的生活作息安排,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教学过程 1.导入:猜谜游戏

教师呈现一个有关闹钟的谜语,引导学生猜测出闹钟,从而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时间话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活动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

11

知识准备,有效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效果。 2 新授:

2.1 教师多媒体呈现时钟,并结合动作呈现本节课的重点动词短语。学生理解单词的意思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读单词。

2.2 学生听录音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设计意图】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节课的重点词汇特点,教师采用全身反应法直观清晰地呈现了本节课的重点词汇。之后的跟读环节进一步帮助学生熟悉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接下来的操练巩固做好语言准备。

29.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 分)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数字目标,设计“加入课堂打击乐器,丰富歌曲表现力”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 分)

答案:

【解析】(1)《小蜻蜓》是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中的一首歌曲,这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五声宫调式,四三拍,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流 畅起伏的旋律,刻画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形象。歌曲第一、第二乐句节奏比较舒缓, 旋律以级进(五声音阶)为主,表现了蜻蜓盘旋飞舞的形象。第三乐句节奏发生变化,旋 律进行与语言结合紧密。第四乐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行,最后稳定地结束在主音上,似 乎是对小蜻蜓辛勤劳动的赞许。歌曲通过对小蜻蜓的赞美,告诉学生要懂得爱护蜻蜓、保 护益虫的道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字习歌曲,学生能够认识小蜻蜓这种可爱的生物,知道它们是益虫,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模唱、律动等形式学会演唱歌曲;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通过器乐创编等形式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感受四三拍的韵律。 (3)设计:器乐创编表现歌曲

①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轻柔、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优类、抒情的情绪,身体左右摇摆做律动。

12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jr7h374ks2xc786b4a94zk8m0hvkq00rzf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