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22 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4 9:54: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2 短文两篇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背诵课文。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重点难点

1.背诵课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

第一课时

资料链接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刺史等官职,《陋室铭》就是他被贬后任和州刺史时所写。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

课时要点

背诵《陋室铭》,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古人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高尚道德情操。

自主学习

1. 读准字音。

陋室铭 德馨 苔痕 鸿儒 案牍 .....2.熟读课文及注释,解释词义。

有仙则名 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

3. 翻译句子。

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⑤ 孔子云:“何陋之有?” 4.用文中原句填空。

① 写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 。

② 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③ 写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的句子是 , 。

合作探究

1.课文开头两句与陋室有什么关系?

明确:用有仙之山和有龙之水与陋室类比,表明陋室也能有“名”“灵”的性质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又与陋室有什么关系?说说你对主旨的理解。

明确:运用类比,意在以古代圣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3.《陋室铭》中的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 明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巩固提升

1.作者居“陋室”而不嫌,居“陋室”却生活雅致,可见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高洁傲岸,安贫乐道之人。

2.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并未直接表达,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 托物言志 )。写作中也可借鉴这种方法,来表达你的心志和情趣。 3.背诵课文。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资料链接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理学创始人,有《周元公集》。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时人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光风霁月是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样子,这里比喻作者开阔的胸襟。“说”是古代常见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议论。《爱莲说》就是抒发一下对莲花的喜爱。

课时要点

朗读、背诵《爱莲说》,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

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

甚蕃 不染 濯清涟 亵玩 鲜有闻 ......2. 熟读课文及注释,解释加点的字。

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水陆草木之花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 渔人甚异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口译全文。 2.研读课文,小组讨论。

①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讨论填表:作者从哪几个角度写出了莲花怎样的特点,表现了莲花哪些美好的品质?

角度 环境 形态 特点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 品质 洁身自好 品行端正

味道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② 三种花各象征了怎样的人格?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写“爱”莲为何提到菊花、牡丹?

花名 菊 莲 牡丹

③ 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志向?

明确:托物言志,以莲自喻,表明自己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

巩固提升

象征意义 隐逸者 君子 富贵者 作者态度 惋惜 赞美 鄙视 衬托 写法 衬托

1.请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欢的一种花。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 莲花 ,因为 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 我爱 梅花 ,因为 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顽强、斗志昂然的勇士 。 2.背诵课文。

课后反思

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22 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kdg382rxy667gi1z1o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