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第十三小学慈善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教育局和市慈善协会《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慈善教育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弘扬慈善主旋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我校特制定慈善活动进校园系列活动,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二、活动目的
我校开展慈善活动,意在把慈善理念和行动融入教育教学当中,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我校德育工作,增强少年儿童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少年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主要内容
1、加强慈善教育教学。我校把慈善教育教学融入到品德课、常规班会课、国旗下讲话和重大节日教育。让学生不但从概念上理解慈善,更能从实践中表现慈善。
2、开展慈善教育“六个一”活动。学校德育处开展以“善行伴我成长”为主题,每学期上一节慈善课、组织一次慈善主题班会、班一期慈善板报、组织一次慈善征文评选、组织一次慈善演讲比赛、组织一次慈善手抄报比赛,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以身边事做起,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学校友爱助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展节俭环保献爱心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废旧衣物·一
张纸”节俭环保献爱心活动。结合开展学生自主管理,在校内指定场所设置废旧衣物、废旧纸张捐赠回收点,以班为单位,引导学生将家中和自己的废旧衣物、废旧课本、纸张和过期报纸书刊送到校内捐赠回收点,学校定期将上述物品送交榆林市慈善协会废旧纺织品回收站(联系人:田媛媛,联系电话:6087324,废旧纺织品回收站联系电话:3888232)。
三、活动要求
1、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目的内容、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向全校师生发出慈善倡议,做好宣传动员,要把慈善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精心组织,持久深入开展下去。
2、结合我校实际,充分挖掘课内外、校内外慈善教育资源,结合开展全员读书活动、“三爱三节”活动、“八大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六大创建”活动,统筹推进慈善教育活动。 3、学校在开展慈善教育活动中,要抓住师生这一主体,以点带面,以小带大,广泛吸引家长参与,借校园广播、微信等媒体,及时宣传报道我校慈善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好的经验做法,逐步扩大慈善活动的影响力。
4、做好档案资料建设工作,迎接上级部门检查慈善教育教学。
2016年5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