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花边饺里的母爱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要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唯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
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来,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呦!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
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有删改)
1.简要概述本文主要记叙的两件事情。
2.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3.第③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赏析句子“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
5.你如何理解第④段“妈妈”不愿意去外面的餐馆,也不那么爱吃新鲜的鱼肉和时令蔬菜?说明说你的看法
6.小小的花边饺子里,凝聚了浓浓的母爱。读完此文,你一定产生了共鸣,那么请用托物寄情的方式写一个类似的片段,来表现母爱(父爱)。(不少于50字)
1.第一件事:小时候妈妈借捏花边饺让“我”和弟弟吃肉馅饺子。第二件事:长大后“我”用类似的方法让妈妈吃糖馅饺子。
2.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 3.承上启下。
4.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锅中饺子的形态,表现了场面的欢快、有趣。
5.①妈妈年纪大了,确实不愿意多走动,也不喜欢接受一些新鲜事物。②更多的是妈妈为儿子着想,不愿意让儿子破费,体现了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6.略
3.
1.“我”第五次留言让小女孩用钢笔写字不解、愤然为了帮“她”赢钢笔,“他”故意在长跑比赛跑了第三名愧疚
2.为下文写小男孩买不起钢笔,而采用参加比赛获奖得到钢笔的情节做铺垫:衬托了小男孩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意思对即可)
3.“我”为不了解学生、误解学生而感到愧疚;为小男能送给小女孩钢笔,而“我”还想批评小女孩的做法感到愧疚;为自己错怪小男孩的行为而愧疚。(意思对即可) 4.一支金色的钢笔
4.
送报的少年
①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jié jiě)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 )晴天雨天,他.
( )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②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③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diǎn tiǎn)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④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⑤儿子不屑(xuè xiè)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
⑥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⑦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⑧一个大雨滂(pāng páng)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
⑨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⑩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
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
?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①不但……而且……
②不论……都……
3.第⑦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表面上看是儿子嚣张的无礼貌表述,实际上,作者有什么目的?
4.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的是少年说的哪句话?
5.在下面语段中找出三处令你感触深的短语,在其下面画上波浪线,并谈谈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1.jié tiǎn xiè pāng 2.不论……都……
3.同送报青年形成对比,更为后文送报青年考上北大作铺垫。 4.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
5.“凌晨5点”“两百多户人家”“一万八千多级台阶”(或:“凌晨5点就起床”“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感受:①表明少年的家庭经济环境不好;②表现少年成熟、懂事的性格。(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5.
独腿人生 罗伟章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坐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四十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