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的原则,明确权、责、利,落实责任,加强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要按照“属地管理,条快结合,强化执法主体,部门协同配合”的要求,加强景区环境整治和旅游市场秩序的管理,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促进旅游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完善规划,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20年的实践证明,追求景区面积大、等级高、古村落数量多的做法,既没有争取到优惠政策,也没有得到资金支持,反而自找麻烦,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制约了楠溪江旅游业的发展。为此,建议再次完善优化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委托经济、旅游专家编撰、邀请风景专家评审,除继续保留石桅岩、狮子岩、大若岩等三大核心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外,其他景区降低等级,缩小范围,达到减肥、瘦身、松绑之功效。同时,按照“保护第一,合理开发利用”的要求,对古民居进行分级分类,改变村村都是古村落的做法,全县着重抓好苍坡、丽水街、芙蓉古村的整饬修缮,做到修旧如旧,新建如旧,融人文、观光、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对旅游线路内的古民居、古祠堂及古村落街巷路面、水系进行抢救性维护,对古村落道路两侧的厕所、栏舍进行搬迁,整理环境,植树种草,真正使珍贵的旅游资源得以有效保护。要统一规划设计楠溪江沿岸民居的建筑风貌,严格控制层高、体量,建筑风格与楠溪江古民居建筑相协调,与楠溪江山水相吻合,使楠溪江古村落独具一格。
(四)制订政策,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开发,政策是关键。首先,建议县政府要尽快出台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开放旅游投资领域,鼓励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旅游景点、景区开发,投资星级宾馆及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其次,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大力引进民营企业主和工商业主投资旅游设施建设和景点开发,积极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国债项目、银行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加快开发步伐。再次要建立县、乡、村合理的分
配机制,确定合理的分配比例,兼顾各方利益,让利于民,让利于业主,真正使投资者有利可图,使当地农民得到实惠。这样,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五)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便捷的交通,完善的设施,是吸引游客的首要条件。随着诸永、绕城高速的建成投运,楠溪江将会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带来难以想象的压力。因此,我们要从长计议,早作安排,多方筹措资金,增加投入,加快景区配套设施建设。要加快景区道路特别是高速互通到重点景区连接道路的规划建设,开辟景点之间的旅游环线,抓紧开工建设41省道上塘至福佑段,切实改善景区的交通道路状况,以便游客“进得来,出得去”。要督促业主加快溪田宾馆建设,落实专人做好瓯北五星级宾馆、芙蓉山庄二期和枫孤溪旅游休闲中心的前期工作,以优惠的政策和条件,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兴建一批星级宾馆,提升一批乡村客栈,提高旅游接待能力;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一批星级“农家乐”,挖掘民间特色菜肴,改善卫生环境,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接待档次;要兴办一批具有楠溪耕读文化特色的文化娱乐项目,吸引游客寓游于乐之中,以丰富文化生活。要规划建设旅游购物一条街,大力开发具有永嘉特色、纪念性、艺术性、生态性的旅游产品,逐步实现从观光休闲经济向渡假、购物、观光综合型经济转变,切实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六)全方位促销,塑造旅游业新形象。要按照“政府宣传形象,企业促销产品”的原则,采取媒体促销、文化促销、节庆促销和网上促销等相结合的办法,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开展促销活动,全力塑造永嘉旅游形象,推介永嘉旅游产品,强力打造“古村文化、山水永嘉”形象品牌。要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手段、促销载体,突出宣传主题,全方位对楠溪江进行整体设计、包装,切实提高楠溪江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要充分调动文学、艺术、新闻媒体的积极性,收集楠
溪江资料,编写楠溪江丛书,创作楠溪江剧本,多形式、多渠道宣传介绍楠溪江。要走出去,上门推销,改旅游节为推介会。在上海、江苏等地举办楠溪江旅游产品推介会,并在客源地的主流媒体、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做宣传广告,扩大楠溪江的知名度;要加强与省内外旅行社联系合作,拓展旅游市场,吸引客源,切实提高楠溪江旅游综合经济效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