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施工技术要求 (1)准备工作
合同签订后,即开始施工部署,首先组建项目经理部,落实材料和人员,合理安排人财物,与甲方及工地上各相关单位保持密切协作。 (2)材料到位
专人负责进料,工程师核定,确保井壁管、过滤管、填砂、粘土等材料的质量。材料不到位,质量不符合要求不能开钻。 (3)进出场、定位、埋设护孔管
由甲方提供“三通一平”,钻机进场。钻井井位确定后应由甲方签字认可,基础牢固,应放在硬粘土或碎石道渣上。钻机安放稳固、水平、护孔管中心、磨盘中心、大钩应成一垂线。埋设护孔管要求垂直,并打入原状土中10~20cm,外围用粘土填实夯实,井管、砂料到位后才能开钻,钻孔孔斜不超过1%(对转盘采用水平尺校平),要求整个钻孔孔壁圆整光滑,钻进时不允许采用有弯曲的钻杆。 (4)钻进清孔
钻进中保持泥浆比重在1.10~1.15,尽量采用地层自然造浆,整个钻进过程中要求大钩吊紧后徐徐给进(始终处于减压钻进),避免钻具产生一次弯曲,特别是开孔口不能让机上钻杆和水接头产生大幅摆动。每钻进一根钻杆应重复扫孔一次,并清理孔内泥块后再接新钻杆,终孔后应彻底清孔,直到返回泥浆内不含泥块,返出的泥浆含砂量<12%后提钻。 (5)下井管
按设计井深事先将井管排列、组合,下管时所有深井的底部按标高严格控制,并且保持井口标高一致。井管应平稳入孔,每节井管的两端口要找平,连接时二节井管应从成90度的二个方向找直,并有二人对称连接,确保连接垂直,完整无隙,保证连接强度,以免脱落。为了保证井管不靠在井壁上和保证填砂厚度,在滤水管上下部各加一组扶正器4块,保证环状填砂间隙均匀,过滤器应保持干净,外包一层50目-80目
滤网。下管要准确到位。自然落下,稍转动落到位,不可强力压下,以免损坏过滤结构。井管到位后将泥浆稀释到1.05左右,在稀释泥浆时井管管口应密封,使泥浆从过滤器经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返回地面,稀释泥浆应逐步缓慢进行。 (6)填砂
稀释泥浆比重在1.05后关小泵量,将填砂徐徐填入,并随填随测填砂顶面的高度,不得超高。疏干井填砂采用建筑粗砂。设计钻孔直径600mm,井管直径315mm,填砂均匀,填砂高度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 (7)止水
降水井在填砂顶部填1m厚的粘土,以上再用粘土填实,一直填到地面,才能开始洗井。 (8)洗井
洗井要求采用高压反冲洗井方法,先用3BL-90高压冲枪顺序送下反冲,形成井喷状,要求洗井到清水,并清除井底存砂。成井后水的含砂量达到凿井验收标准,确保洗井质量。 (9)下泵抽水
疏干井:井施工结束后,用1-3KW泵进行试抽水。 6.降水技术要求 (1)降水试运行
在开始降水运行之前,准确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测定静止水位,安排好抽水设备、电缆及排水管道作试运行,以保证抽水系统完好。抽出来的水应排入场外明排水沟内,以免抽出的水就地回渗,影响降水效果,坑内的降雨积水应立即排出坑外,尽量减少大气降水和坑内积水的入渗。 (2)正式运行 疏干井
a.降水运行应与基坑开挖施工互相配合;
b.在开挖前尽可能提前抽水,开挖前须保证有30天左右的预降水时间,开挖阶段的降雨积水应及时排干;
c.降水运行阶段对坏掉的泵应及时调泵并修整;
d.随着施工进程和降水井的运行,在基坑挖土时可将上部井管割除,随挖随割,当基坑开挖到底后,除留部分井抗浮外,部分疏干井可直接拆除封井。
e.降水运行过程中应如实做好记录。 7.成井施工控制表 序号 检验项目 井 位 成 孔 阶 段 孔深(mm) 垂直度 井 径 泥浆比重 沉渣厚度: 泥浆比重 井管及滤管长度 填砂厚度 粘土厚度 洗 井 安装泵 质量标准 <500mm ±500mm 1% >600mm 1.15-1.20 ≤300mm 1.05-1.08 ±500mm +1000mm +1000mm 井喷状 ±1m 检查方法 经纬仪、钢尺 测绳、钻杆 水平尺 测量钻头 比重计 测 绳 比重计 钢 尺 测 绳 测 绳 目 测 钢 尺 责任人 测量员 机长质量员 机长质量员 质量员 机长质量员 机长质量员 机长质量员 质量员 机长质量员 机长质量员 项目工程师 质量员 成 井 阶 段 抽 水 水位 ±20mm 水位计 测量员等 8、施工量与主要机械设备材料计划:
1)降水工程量统计表 名称 疏干井 降压井 数量 33口 5 孔径mm 600 600 井径mm 315 315 井深m 15.00 24.00 2)主要设备材料 (1)J-200型钻机1台
(2) QY-60-1.5型深井泵 40台 材料名称 深井管 深井砂料 排水黑胶管
规格 U-PVCΦ315 (0.5~2mm) Φ50×20 单位 m m3 m 数量 396 250 2000 五、搅拌桩支护
在本工程采用?700双轴水泥搅拌桩进行基坑围护。
一、 设计依据
(1)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 工程总平面图;
(3) 本工程桩位平面布置图及地下室结构图; (4)有关设计规范各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二、 施工地层结构和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及要求
1、 采用P.C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加固土得重的
15%,水灰比 0.45—0.55,木质磺酸钙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2%;
2、 围护搅拌桩及止水桩采用双轴直径700mm,桩中心距横向为
500mm(即桩间搭接为200mm);纵向向为1000mm(即桩间搭接为200mm);止水桩桩距1000mm(即桩间搭接为200mm)。桩位水平允许偏差≤50mm;桩身垂直允许偏差≤L/150(L为桩长)。
3、 设计桩长:止水桩桩长为9.65m,重力墙挡土止水桩桩长为
10.25m。
4、 超灌长度皆为500mm。
5、 ?700双轴水泥搅拌桩每米水泥用量为193.0k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