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施工部署
1、工期目标
根据设计工作量,结合现场各项条件,经测算:每天可成桩65
组,投入SJB-2型搅拌桩型钻机贰台,在18天内可完成约1120组搅拌桩的工作量。 2、质量目标
工程分项评定,达到合格工程验收标准。 3、施工劳动组织
水泥搅拌施工人员共16人,分2 班。 4、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学习图纸和相关资料,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将
技术交底落实到每一个人。
(2)现场准备:
①根据维护桩放样的桩中心连线范围,开挖沟槽清除浅层地下障
碍物后,用无杂石的土回填。
②在沟槽中进行桩位放样,并插入钢筋标明中心。
③桩机提前进场组装调试,待上述工作完成后,即可移机就位施
工。
5、 围护桩施工总体安排:
一台从西北角向南,逆时针方向顺序施工;另一台从西北角向东,顺时针方向顺序施工。(详见图)
五、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技术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主要流程为:
桩机定位-喷浆搅拌钻时到底-关泵搅拌提升-喷浆搅拌到底-关泵搅拌提升-成桩。
1、 桩机定位:首先熟悉图纸要求。在桩位放样后,桩机就位,整
平对中。
2、 喷浆搅拌钻时到底:开动灰浆泵,确认浆液顺利从喷咀喷出时,
启动桩机,操作升降手把使搅拌轴沿导向架搅拌回转向下切土钻进。钻进参数一般为钻速1m/min,转数60r/min左右,喷浆压力1-1.4Mpa,喷浆量33L/min。如遇硬土层,可用钢绳加压器均匀给压,钻进到设计桩底高程。
3、 关泵搅拌提升:搅拌头进入工序后,即可自桩底以60r/min的
转数反转,以与钻进相等的速度将搅拌头提升到地面(如发现搅拌头被软泥糊住,须及时清除)。
4、 喷浆重复搅拌钻时到设计桩底高程:按照工序2操作要求进
行。
5、 关泵重复搅拌提升到地面,成桩。
6、 成桩后,停止搅拌开启灰浆泵,加清水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
水泥浆,清除粘附在搅拌头上的软土。重复工序1再施工另一搅拌桩(见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六、 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现场施工工艺良好与否是决定搅拌桩质量的关健。而注浆量和搅拌均匀程度,是影响搅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把影响每道
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都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不使上道工序和不合格半成品转入下道工序,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和解决质量问题,是把好质量关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工作和工序的质量监控。 i.
为防止桩位偏差和漏桩,桩机移位后和对中前,重新丈量复核桩位。 ii.
浆液配制要严格按照设计和试验指标配制,合理控制水泥渗入量,按设计要求为湿土重的15%。若水泥类型和标号改变,须经配比试验,能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使用。 iii.
施工前应标定灰浆泵输浆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时间,和起吊设备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并根据设计要求,通过成桩试验,确定搅拌桩的配比和施工工艺。搅拌好的浆液应采用10-12目的筛网过滤,防止堵塞喷咀。 iv.
应保证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充许偏差≤1.5%,桩位偏差≤50mm。 v.
原始报表如实反映了施工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可及时发现问题。每根桩皆应进行质量评定,对于不合格的桩,应根据其位置和数量等具体情况,分别采取补桩或加强邻桩等措施。 vi.
注浆量和搅拌均匀程度是决定搅拌桩质量的关健。注浆量、水泥掺入比和搅拌次数要达到设计要求,注浆和搅拌一定要均匀。对含有机质成份较高的土层和软弱土层,釆取对
桩的底部、上部(4米以上),适当增加复搅和注浆的措施,将可提高加固效果。
vii.
施工过程中发生喷浆中断时,必须在喷浆正常后重新开始工作,不得中途搭接,防止断桩。
viii.
施工现场要有专人负责制桩记录,详细记录桩号、施工时间、桩径、桩长、水灰比、浆液注入量、搅拌次数和机械运转等施工工艺。浓度记录误差不得大于50mm,时间记录误差不得大于5s,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均应注明。 ix.
施工中诺遇地下障碍物,必须清除干净,再回填无杂石土,并用人工捣实后方可施工, 以确保桩身质量。 x. xi.
围护沟的积水应及时抽干,以保证成桩质量。 相邻桩施工间隙不应超过24小时。否则原桩外加补桩以保证搭接质量,防止漏水。
六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1、施工现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专责安全员具体负责的安全管理网络,定期抽查施工安全情况。见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专责安全员
后勤班压桩班 机电班
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
2、建立安全生产台帐,对在抽查中发现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总结前期安全生产情况,布署后期安全工作。
3、严格执行江苏省建筑安装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工程开工时设立安全生产纪律宣传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计划牌。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工作鞋。 5、吊车起吊时,在吊臂工作范围内,吊臂下严禁站人。 6、现场危险区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以示警告。
7、所有配电装置由持证电工专门管理,所有供电线路一律由电工装配,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电路设备应有可靠的保护装置。对已有的电缆绝缘性能,施工前应重新检查,对绝缘性能达不到规定者应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