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落实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临淄区教研室 杨静霞
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经过全区所有教师的共同实践探索,经过杨静霞、黄少华、王国英老师的多次示范课展示,经过曹玉伟、黄少华、李洪忠、王明芬、于宪亮、孙树志、边文艳、刘义凤、孙建涛、范秀玲、王丽香、边康、徐杰、王国英等骨干教师的多次研讨论证,今天终于定稿,这是全区骨干教师共同的智慧结晶,也是当前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的要求.回顾,我们走过的路,我们曾经很努力,但是,相对于我们的付出,我们感觉收获与付出却不成正比.我在视导的过程中,也屡见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课堂低效的现象.为了规范课堂教学,进一步落实精讲精练,进一步向课堂要质量,我们围绕着三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提供模式说明、教学实录、示范教学案,其中,新授课又分为概念教学新授课、公式教学新授课、公理(或定理)教学新授课模式3种,复习课教学模式包括单元复习课模式和专题复习课模式,这些模式我们统称为“新六环节数学教学模式”,下面我对落实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做简单的说明:
在运用模式之前,首先理解领会模式的内涵,做到烂熟于心,其次,针对要教学的内容,精心备课,选好训练题,注意题目中体现的思想和方法,最后,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灵活驾驭课堂.
比如概念教学新授课模式的六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合作学习,问题探究;三、教师点拨,评价总结;四、分层练习,巩固新知;五、反思总结,感悟升华;六、达标检测,反馈矫正.重点落实好分层训练,分层训练要有层次,有梯度,有深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有利于落实“四基”;其次,落实好当堂达标是决策下节课教学的关键.
单元复习课模式:一、目标导学,确定方向;二、知识梳理,形成系统;三、知识巩固,变式训练;四、总结反思,能力提高;五、课堂检测,当堂达标;六、课后巩固,分层作业.操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好引导学生自觉进行知识梳理,有条件的学校可提前印刷复习导学案,其中包括自主知识梳理,分层训练题;课堂的高潮是变式训练,设计落实双基题、实际应用题、能力提高题等,复习课一定要上出新意来,最后的当堂达标一定注意精选题目,形式要多样,确定适当题量的题目,以检查复习的效果,充分发挥查漏补缺的作用.
讲评课模式:一、质量分析,目标定位; 二、展示问题,激活资源;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四、题型归类,方法总结; 五、变式训练,拓展思维; 六、二次达标,分层作业.与传统的讲评课的区别:1.针对共性问题,确定课堂点评的重点,激活问题资源,动态生成,加深理解;2.在解决已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题型归类,总结解题方法,以达到居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3.针对问题,进行变式训练,是决定学生能否真会的关键,在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4.二次达标,要求教师把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换个说法,仍然利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看能否独立解决,操作好了能够解决
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
另外,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数学课,都力求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理念,都要把思维训练和当堂达标落到实处,都要求分层作业,作业形式要丰富多彩,作业既是课堂的起点,又是课堂的延伸,布置的作业要精选,要便于学生自学,要便于检查,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最后,祝所有的数学教师都能象孙维刚老师一样,在课堂中做到“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愿我们每个人都去追求“理智课改、高效课堂”,衷心感谢在模式研讨过程中做出贡献的遄台中学、金山中学、实验中学、金岭中学、大武中学等学校的大力支持.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新授课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1.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课堂上新课标理念的体现很突出的不多,大多数老师仍然用传统的方式教学.主要原因在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新课改,更重要的是对新课改还没有从理论上转过弯来.从原因上分析主要是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深,对新课程标准还学习得不够.
2.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确立.
有的教师的课堂看不到新课标的痕迹,完全照旧.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新课标理念的落实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上,但实际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有的教师是水平问题,但有的教师是态度问题,怕麻烦,想让学生讨论觉得还不如由教师讲来得方便,习惯成自然,也就谈不上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了.
3.小组合作学习还停留在一些混乱和肤浅的形式上.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运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通过互帮互助,提高整体水平.但在实际运用中,一些学生还没有学会分组协作,有的学生把持着整个操作过程,而有的学生则处于观望状态,还有的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而相互发生争执;还有一些没有必要小组合作研究探讨的问题,教师为了课堂的“热闹”,动不动就小组合作.所有这些表明,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尚不完善,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二、模式内涵界说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新授课教学模式,是以新课程理念为背景,充分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以“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合作学习 问题探究——教师点拨 评价总结——分层练习 巩固新知——反思总结 感悟升华——达标检测 反馈矫正”六个环节为课堂基本流程的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三、要素分析及课堂流程
课堂流程:
合教分反达 创作师层思标 设学点练总检 情习拨习结测 境,,,,, ,问评巩感反 激题价固悟馈 发探总新升矫 兴知 究 结 华 正 趣 要素分析: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而非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数学学习也不是由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实际上只是促进学生自己构建知识.问题情境能够引发思考欲望,促使学生
间的交流、师生间的沟通,能挖掘出学生的各种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真正的收获.初中阶段学生心理特点要求以情境为问题依托,展开探索.
四、操作说明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约3分钟) 【具体操作】
(1) 源于实际生活创设的问题情境为首选.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 (3)合理应用多媒体,可使问题情境达到形神兼备.
【设计意图】
(1)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知识的重新建构.
(3)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启发思考、引导探究,为了使学生通过探究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其中问题情境的层次性和研究价值是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发展,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关键.
(二)合作学习 问题探究(约8分钟) 【具体操作】
(1)在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想抽象为数学问题. (2)探究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各自为战”,也可以“分组讨论” .
(3)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表达出其独特的思维,其中可以有合理成分,也可以有不合理的成分,要多鼓励,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使他们在解决问题中,尽可能多的获得成功体验.
【设计意图】
(1)对于课堂上的知识重点、疑难问题等,要尽可能的凭借学生自己的能力理解突破. (2)在和谐的探究氛围中,使得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探讨、反思自然顺畅,最后达成共识,解决课堂中所涉及到的重难点问题.
(三)教师点拨 评价总结(约3分钟) 【具体操作】
(1)教师对学生探究的过程及成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对前面的探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
(2)要发现并肯定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体验、感悟讨论和探究中发现的新知识、新方法,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
(1)利用教师的知识的理解,要充分肯定学生优点,修正探究中的错误认识. (2)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领会新知识的产生过程,将新知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四)分层练习 巩固新知(约15分钟) 【具体操作】
(1)课堂练习中的题目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题目是探究成果的直接再现;第二层次的题目是探究成果的变式训练;第三层次的题目是探究成果在新情境中的应用.
(2)练习中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独立思考、分析、探究问题.其中前两个层次针对全体学生,个别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完成第一个层次,第三个层次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
【设计意图】
(1)巩固新学知识,包括其中的思维方法、探究方式、合作意识等等. (2)进一步构建稳定、清晰的认知结构. (五)反思总结 感悟升华(约3分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