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语法的刚性与汉语语法的柔性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比英语刚性的体现与汉语柔性的体现,来分析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英语表现出综合语的特征,受形态的约束,因此“语法是法治的,没有弹性”;而汉语拥有分析语的特征,不受形态的约束,因此“语法是人治的,富于弹性”。英汉语言差异性的存在造成外语学习者很难脱离母语的影响,本文将展示英语语法的刚性与汉语语法的柔性,给外语学习者一点点启发。
关键词:刚性;柔性;主谓结构;形态变化
1.刚性与柔性
刚性”和“柔性”是潘文国先生概括的英汉语法的一大特征。英语语法的刚性是指该有的不能少:形态上要求的,一般必须遵守;形态上要求有的东西,通常也不能少。另外英语的语词在形式上和长度上都比较固定,缺乏伸缩性。汉语语法的柔性首先是指汉语没有西方语言那种所谓的形态,几乎所有的汉语单词都有可能形成单双音节的等义词,缩略是现代汉语最具生命力的造词方法,另一方面汉语的词又常常可以扩展。O.Jespersen(1954:334)也认为综合语有刚性,分析语有柔性,他指出:“Analysis means suppleness, and synthesis means rigidity; in analytic language you have the power of Kaleidoscopically arranging and rearranging the elements that in synthetic forms are in rigid connexion.”
2.英语的刚性在句子中的具体呈现
英语句子主从分明,层次清楚,多层递进,严密规范,句式呈聚集型(compactness)。英语句子注重严谨的句法结构,因此有严谨的主谓结构。它的结构通常由名词性短语(NP)和动词性短语(VP)构成。主语是必不可少的,谓语动词是句子的中心,两者协调一致(S-V concord),提纲挈领,聚集各种关系网络(connective-nexu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