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区青山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
杨 涛1,2
【摘 要】[摘 要] 青岛崂山区是我国著名的滨海风景名胜区和5A级景区,青岛崂山地区滑坡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近年来,随着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的加剧,以及极端气象条件的不断出现,使滑坡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有所增高。选取青山滑坡为典型地质灾害地段,滑坡体土质松散,下部有坚硬花岗岩,坡体稳定性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在分析青山滑坡所处地质环境的基础上,研究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从这两方面阐述对滑坡发生的机理,采用极限平衡法中的传递系数法,通过计算分析得到稳定性系数,实现了青山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7(039)001【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平衡法
1 青山滑坡概况
1.1 发育特征
青山滑坡位于崂山王哥庄街办212省道沿线的青山村,滑坡体高约30 m,长度约120 m,平均厚度4.9 m,属于小型滑坡。滑坡体中有212省道穿过,滑坡体主体位于省道北侧。滑坡体土质较松散,其下部为坚硬花岗岩。灾害发生后,上部仍有局部滑塌现象,稳定性较差;其西南方向约100 m处存在一处灾害隐患,已有明显的滑动变形迹象,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1.2 危害情况
滑坡发生时,滑坡体下方公路损毁,路面和路基均被破坏,长度约178 m,造成交通中断;滑坡体西南方向约100 m处的灾害隐患体,导致公路路面出现2~25 cm宽的裂缝,并有多处局部错断和下陷现象。滑动的岩土体先将公路侧的电线杆冲倒,然后在高压电线和钢筋的拉动下,滑坡体两侧的电线杆随之断裂倒地,造成青山村全村断电,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滑坡体正下方没有民房存在,因此,滑坡仅造成了局部破坏和较小的损失。
滑坡灾害还导致其后壁、侧壁等产生多处危岩体,大多数危岩体前方已悬空,若再次遇到强降雨天气,发生滑塌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滑坡灾害治理工程。
2 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形地貌
在大地构造上,崂山区处于胶南隆起北端,属中低山丘陡区,境内层峦迭障、山势陡峻、沟壑纵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