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以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三大步”育人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载体,切实解决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思想呈现多样、多元和多变的特征,个体信仰缺失,主导思想淡化,社会思想凸显功利化,学校德育长期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轻实践、德育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等问题,德育工作陷入形式化和空洞化,素质教育无力,应试教育呈现出文化性的顽固特征。为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不断转变德育理念,创新德育活动载体,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势在必行。
二、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全过程,引导中小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养正确的是非观、良好的品德
和行为习惯。一要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加强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掌握学科的“德育点”,把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和德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发挥出来,强化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二要加强“中国梦”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树立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信心。三要深入开展爱国教育、友善教育、孝敬教育、诚信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把学生品行写进成长记录,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四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五要创新形式,广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活动。六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实际开设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课程以及《县历史文化读本》地方课程。
三、明确德育工作各阶段重点。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研究制定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德育具体要求和活动常规,参照“‘三大步’励志教育分学段研究成果”(相关材料附后),按梯次递进结构形成规范化和序列化的德育内容及实施要求。
1、小学阶段:重点抓习惯、重养成。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知”与“行”的统一上下功夫,循序渐进,常抓不懈,不断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善于思考、敢于提问、与人合作、自主读书、坐姿端正、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时惜时、懂得感恩、勤俭节约等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养成教育
促进学校的德育发展。
2、初中阶段:重点抓体验、重实践。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要处理的关系为主线,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认识自我、体验美德、健全人格、遵守公德,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常识。
3、高中阶段:重点抓深化、重内涵。加强公民道德、民主法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以思想政治方向引导与学生成长相结合,探索尝试“励志教育”特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要将学校德育内容体系或学校德育课程通过设置情景、提供条件、创造氛围,采用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和成长。 1、强化习惯养成实践活动。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基础性工作,分解和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结合起来,强化行为规范训练,注重道德实践,克服知情脱节、知行背离的现象,充分发挥道德实践对学生明理、炼志、笃行的作用,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场所。通过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
2、丰富德育主题实践活动。一要细化常规活动,抓住学生入学、入队、入团、成人、毕业等有利时机,开展好关键性的“第一课”、“毕业典
礼”、“成人宣誓”和“我的中国梦”等专题教育活动。二要扎实开展“‘十年百卷’读书行动”、“我们的节日”、“网上祭英烈”、“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爱国歌曲大家唱”、“优秀童谣传唱”等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三要积极借鉴以学生“集体朗读励志信——填写成长记录——行为自我评价”、教师“每天批阅一次成长记录——每月进行两次小组活动——每月进行三个典型学生工作”的“三大步”励志教育育人模式,将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充分凝聚青少年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3、创新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结合“5A级学校创建及‘比、创、超’活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精确定位校园文化。一要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做到净化、绿化和美化,狠抓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创建生态校园、人文校园、书香校园。二要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作用,体现制度的人文性和激励性。三要弘扬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培育师生正确的育人观和价值观。四要抓好科室文化、班级文化和寝室文化建设,营造“有诗、有画、有书、有乐”的诗意校园,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底蕴。五要广泛开展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学习和锻炼的平台。
4、强化学生自主教育实践活动。一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倡导“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三大步’励志教育内涵),通过学生自主创优、自主管理示范班级评选、自主诚信考试等形式,促进学生实现自我规范、主动成长。二要将学生社团作为自主教育的重要平台,把社团建设和学生志趣、人生目标、职业规划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