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3. (8分)(1)AgNO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碱”性),常温时的pH 7 (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为了抑制其水解,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 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2)把FeCl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原因是(用简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3分)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H= ―24.8kJ/mol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 ―47.2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25、(8分)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_____,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十H2O(g)CO2(g)十H2 (g)十Q(Q>0)
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 mol/(L·min)
(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表中3 min~4 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_状态;C1数值_________0.08 mol/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 min~5 min问,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单选),表中5 min~6 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四·计算题
26、(8分)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时 间 序号 浓度 温度 1 2 3 4 800℃ 800℃ 800℃ 820℃ 0 10 20 30 40 50 60 1.0 0.80 0.60 0.92 0.40 0.67 0.50 0.75 0.25 0.57 0.50 0.63 0.20 0.50 0.50 0.60 0.20 0.50 0.50 0.60 0.20 0.50 0.50 0.60 0.20 c2 c3 1.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
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v1(填>、=、<),且c3_______1.0 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
2NH3(g)(注:要求每步均要写出计算过程)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t(N2)=13 mol,nt(NH3)=6 mol,计算a的值。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 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4)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___________。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选(3×9=27) 题号 答案 1 B 2 A 11 A 3 C 12 A 4 B 13 B 14 C 5 A 15 AD 6 B 16 A 7 C 17 AB 8 D 18 BC 9 B 19 B 二、不定项选择(3×10=30)
题号 10 答案 C 三、填空题(共43分) 20.(9分)(1)Xe + 3 F2===== XeF6 6 (2)> 随着温度的升高,XeF6(g)XeF4(g)+F2(g)平衡向右移动,根据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的原理,则该反应的△H>0。 (3)XeF6、XeF4、XeF2、Xe、F2
21、(7分)(1)100mL容量瓶(2)> b
(3)配制pH=1的HA溶液难以实现 不妥之处在于加入的锌粒难以做到表面积相同 (4)配制NaA溶液,测其pH值>7即证明HA是弱电解质 22.(8分)(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
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偏小;
++
23.(8分)(1)酸,大于 ,Ag+H2OAgOH+H ,硝酸。 (2)Fe2O3; 因为FeCl3水解: FeCl3+3H2O Fe(OH)3+3HCl ‖加热蒸干过程中
HCl 气体挥发,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最后得Fe(OH)3固体‖灼烧后得Fe2O3 。[2Fe(OH)3= Fe2O3+3H2O]
24、(3分)CO(g)+FeO(s) == Fe(s)+CO2(g) △H=―218.0kJ/mol 25、(8分)(1)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越大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0.03
(3)①平衡 大于 ②d a 四.计算题
26、(8分)(1)0.013
(2)1.0 催化剂 (3)> >
(4)吸热 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27、(12分)(1)解法一: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知,反应掉的N2和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设反应掉N2的物质的量为x mol。 则x∶6=1∶2 解之x=3
a=13+3=16。 解法二:
N2+3H22NH3 开始时:a b 0 t时: 13 6
在t时生成6 mol NH3,消耗了3 mol N2,所以a=13+3=16 (2)n (NH3)=(3)5∶4 (4) 3∶3∶2
×25%=32 mol×25%=8 mo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