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原料来自于大庆石油炼化丙烯腈,年产能超过20万吨。
中铁包装拟生产植物基碳纤维,原料主要是植物秸秆。 (四)产业链主产品碳纤维
哈尔滨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一期年产600吨原丝项目预计2013年试车,二期240吨碳丝项目,将在2013年建设,今年完成碳丝中试线建设。
中铁包装拟生产植物基碳纤维项目,还在省环保厅环评中。
(五)碳纤维下游产业及相关产业
由于我市没有碳纤维生产企业,实际碳纤维的下游企业可以说几乎没有。目前,在建的有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南岗省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入园项目中有哈尔滨锾宇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高性能摩擦导电材料和高铁刹车片、哈尔滨腾远新材料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碳纤维预浸料,以及与碳纤维相关产业如哈尔滨黑龙伟业碳纤维设备公司碳纤维设备制造、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特种胶粘剂及其复合材料基体树脂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启动建设。
四、SWOT分析
碳纤维是力学性能优良的复合增强基材,应用领域广泛。碳纤维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最高的比模量的纤维。世界碳纤维的消费结构集中在工业应用、航天航空和体育休闲三个方面,目前工业应用约占总消费量的58%;航空航天方面应用约占23%,体育运动器材应用约占19%。碳
纤维应用逐渐从航空航天、体育用品向民用工业应用转移,特别是随着大丝束碳纤维的大规模生产,其价格将不断降低,民用工业用量将继续保持大幅度增加的趋势。
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日本、美国利用其成熟的碳纤维产业技术,一方面研发高强度(T1000以上)碳纤维,另一方面扩产扩能,降低碳纤维生产成本。下面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市碳纤维产业进行分析。
(一)优势
1、具有技术优势。哈尔滨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地开发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AN基碳纤维原丝,碳纤维质量达到T700水平,为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奠定了良好技术基础。
2、具有原料优势。大庆丙烯腈的产能超过20万吨/年,原料来源充足,运距近。
3、具有人才优势。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拥有大批专业人才,可为碳纤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4、具有市场优势。随着哈飞空客复合材料项目、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碳纤维复合材料综合应用等项目的实施,碳纤维需求量不断加大;加之黑龙江省作为一个冰雪大省,冰雪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高级滑雪板、滑雪杆、冰球棒等体育
用品市场容量巨大。
(二)劣势
1、产业源头企业还在建设中。不论天顺的PAN基碳纤维还是中铁包装的植物碳纤维,都仅是中试的产物,还未进入大批量工业生产,目前,仍在建设期,距正常批量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2、产业发展远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国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中,提出“有序建设重点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建设江苏连云港、山东威海、吉林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基地,北京、广东、山东等树脂基复合材料基地,湖南碳/碳复合材料基地,四川成都综合性复合材料基地。”从国家产业战略布局上,我市未纳入国家新材料产业规划。
3、资金投入不足,不能尽快形成产能和产出。吉林化纤集团投资5.5 亿元,四川省阆中以沥青碳纤维为主的生产基地,总投资达32.7亿元,陕西航天四院投资4.6亿元。我市天顺化工投资3.9亿元,但资金上存在较大缺口。
4、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研究没有形成合力。高校、科研院开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研究,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技术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合力。
(三)机遇
1、国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碳纤维产业被列入发展重点之一。将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措施,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扶持政策,鼓
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新材料产业;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企业、项目和产业园区。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等。
2、目前我国碳纤维生产企业有30多家,大部分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并不过关;规划产能高达7万~8万吨/年,实际产量却仅有2000吨左右,大部分尚达不到T300水平,不能满足高技术产品要求。
3、广阔的市场需求,推动碳纤维产业发展。 (四)挑战
我市发展碳纤维产业面临的挑战,应该是我们自己,即能否尽快实现碳纤维(T300)的批量稳产,以及攻克高性能碳纤维(T700),并以此发展碳纤维下游产业。如果不能在近两年实现这个目标,中钢吉炭江城碳纤维、蓝星碳纤维、中油吉化碳纤维等项目投产,并达到T300以上水平,将给我市碳纤维产业链发展带来冲击。 (五)结论
随着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不断研发,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需求将飞速增长。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以及应用领域都将成为朝阳产业。
五、下步工作重点
(一)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一是对已谋划的碳纤维原丝产业化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的项目,在土地、能源、电力等生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