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针对校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干预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1:41: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校选课“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期末论文

学院 学号 姓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40611326 付志远

评 价 评分项目 一、 格式要求(10分) 1. 字数3000-5000字(5分) 2. 1.25倍行间距(2分) 3. 标题宋体四号加粗,二级标题及正文宋体小四号不加粗(3分) 二、内容要求(70分) 1. 题目(5分) 2. 使用学术语言规范(5分) 3. 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15分) 4. 逻辑严谨,论证有力(30分) 5. 结合上课所讲内容(20分) 6. 酌情加分(5分) 总 分

得 分

针对校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一、校园暴力综述及校园暴力受害者分析

1.校园暴力的相关定义。校园暴力几乎在各个国家的学校都有发生。由于研究者的角度和侧重点不用,暴力的定义各有不一,其中关于暴力的定义得到较多认可的有两种。第一种是(Olweus,1999)“暴力是动作发出者的攻击性行为。即他是用自己的身体或别的物体(包括武器)去伤害(通常很严重)另一个个体的攻击性行为。”第二种定义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 “对自己、他人、群体等广泛地使用体力或其他能量来恐吓,其结果导致了或最大可能导致了受伤、死亡、心理伤害、发展不良或剥夺的行为”。校园暴力是近年来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近期有研究者将校园暴力概括为:“一般泛指发生在青少年之间,与学校的教学 活动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既包含了发生在校园内的暴 力事件,也包括了发生在校园外但与学校有着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综合有关暴力和校园暴力的定义,笔者认为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边地区的, 由学生、教师或校外人员以口头、物体或身体任何部位而发出的,对师生身体、精神、财产等权利造成某种伤害的攻击性行为。

2.目前国内校园暴力事件的现状。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身体有了很大的变化,体能、力量都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时,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在经历第二次断乳期,反权威、寻求独立、情绪不稳定等因素使青少年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实施者,同时也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因而,可以说青少年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而学生,特别是大、中学生构成了青少年的主体,因而关注中学校园暴力事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有着重大意义。 与全球校园暴力的严重化(如枪击等)趋势相比,我国的校园暴力程度要轻,但是危害之大还是值得高度 重视。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躯体暴力的年受害率波动 约在 35%,与世界水平比起来,处于中等。15~24岁犯罪占全国犯罪总数的 55%,死于躯体暴力的青少年比例逐步上升,而且,施暴者的年龄呈现低龄化,暴力手段的复杂性和预谋性越来越强。

3.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危害。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以后,除了会给暴力事件的双方程度不一的身体上的伤害 以外,最值得关注的是,暴力事件给暴力双方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比如创伤后应激 障碍、恐慌、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人格发展障碍等,有的还间接导致当事人以后在家庭生活中的暴力倾向;对于和学校教师有关的暴力事件,可能造成教师 的身体受伤害、教学士气受到打击、名誉受损、精神上 的打击等;而校园暴力事件对学校来说,在一定程度上 破坏了学校的和谐稳定状态,使学校师生人心惶惶,并可能使学校面临各方面的社会压力。做好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在国外以及台湾地区早已得到高度重视,并发展出各种干预方法。但是就目前国内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干预情况来说,大多数的学校习惯于通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批评处分 来解决校园暴力,或者流于程序上的处置和干预,着重预防。但是当校园暴力发生以后,留给暴力双方和与之相关人员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严重的是暴力事件给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带来的心理上的影响。因此,做好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件值得 高度重视的事情,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学

2

生健康成长,而且也有利于促进中学校园的和谐和安宁。

4、校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和人格。仔细研究校园暴力事件中受害者的心理和人格特征,可以发现以下五种类型:(1)自大型:这类学生常被人用“臭屁”“傻B?嚣张”等字眼形容之,由于他们的行为较为乖戾,相对来说很容易引起人的反感,因而成为施暴者的攻击对象。(2)自卑型:这类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经常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没什么价 值。其行为表现总让人觉得“一副好欺负的样子”,因而成为施暴者施暴的对象。(3)孤独型:这类学生经常一个人单独行动,缺乏同伴,而加害者一般不会去加害一群人,因此经常一人单独行动者,就增加了遭受暴力的可能性。(4)炫耀型:这类学生相当喜欢摆阔,经常有意无意地炫耀自己的财富。在暴力行为中,索要金钱经常是主要的目的。 因此,炫耀者就容易成为被害者。(5)好欺负型:这类学生受人欺负后,只是怨在心里口难开。一般而言,他们是 怕说出去后又遭到更强烈的报复,所以选择默不做声,自认倒霉。因为他们没有勇气提出抗议,使得加害者越发变本加厉,越发肆无忌惮。

二、针对受害者的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步骤与具体措施

危机干预六步骤模型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在自杀危机干预方法中,六步法是人们在实践中 使用得较为广泛的干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林 兰(B.E.Gilliland)与詹姆斯(R.K.Jmames) 最先提出,现在讨论的各种危机干预策略多数是以这六个步骤模型为核心而展开的,六步骤的设计构成了完整的问题 解决程序。六个步骤是明确问题、确保当事人安全、提供支持、诊察可利用的应对方案、制定计划、获得 承诺。在六个步骤中,前三个步骤主要是倾听活动,而不是实际的干预行动;后三个步骤主要是危机干预工作者实际采取的行动。六步骤模型的内容概要如图所示。

3

具体措施如下:

1、明确问题。

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要从当事人的角度明确并理解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危机工作者必须以与危机当事人同样的方式来感知或理解危机情境,否则,他所采用的任何干预策略或干预程序可能都会不得要领,并因而对当事人没有任何意义。在安抚和倾听的基础上与当事人建立信任关系。鼓励当事人坦诚诉说自己对生活现状的感受,并帮助当事人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过激的情感反应。

笔者作为干预者可以采用开放式提问:“我们能不能像知心朋友那样,谈谈你的不快,交流一下我们的生活呢?”或者说“让我们有一个小交流如何?谈谈你现在经历到了什么?”

打开话题,让受害者张口说话。并进行下一步的谈话: “能否小絮一下你自己认为你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或者说“你经历那么多,你都在想些什么?”

慢慢掌握受害者的心理状态。并以此明确受害者所受到的伤害,以及此时的心理状况,为下一步干预做准备。

2、确保当事人的安全。 所谓确保当事人的安全,简单地说就是将当事人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虽然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将确保当事人安全放在第二步,但每一个步骤的运用都是灵活的,这也就意味着安全问题在整个危机干预过程中都处于首要的考虑。

使用自杀危险性量表、自杀意念表、贝克抑郁自评问卷等工具,结合临床判断与综合直觉判断,评估当事人自杀意念及其严重程度。运用应对方式量表等心理测试工具评估当事人应对当前挫折的能力与缺陷。评估当事人是否具有高危自杀特征行为,将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高危自杀特征反馈给当事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让当事人参与其中,并在可行的情况下告知其家人或身边的照料者注意观察当事人的情绪及认知改变。

如果评估结果提示当事人面临高危自杀风险,则督促身边的人将可能用于自杀的工具收管在安全的地方。及时与当事人的家人联系,将当事人安置于保护性的治疗环境中以预 防自杀的发生,必要时应进行24小时监护,直至危机解除。更甚可以考虑转诊接受精神病学检查,确定是否需要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诊断可能存在精神障碍,如抑郁症、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3、提供支持。

干预介入时要首先表达你的关心,要有耐心,保持冷静。多倾听、少说话,不作任何道德或价值评判。对于有自杀意念坚决的不能直接给出劝告,在感受上要有互动,适时运用“共情”咨询技巧。在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后,不必担心当事人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情感爆发或哭泣有利于抑郁情感的疏泄和释放。让当事人知道面临的困境能够有所改变,自杀不是惟一的解决办法。鼓励当事人向值得信赖的人寻求帮助支持,并让当事人知道你愿意继续提供帮助。

危机干预的第三个步骤所强调的是,一定要让危机当事人相信,他的事情就是危机干预工作者的事情。作为干预工作者,我们不能想当然地假定危机当事人会觉得我们很在乎他、很关心他。所以,这个步骤实际上给干预者提供了一个机会,以向当事人保证“这里有一个人真的很关心你”。

4

4、诊察可资利用的应对方案。

危机干预的第四步骤侧重于受害者与工作人员常会忽略的一面——有许多适当的方法或者途径可供受害者选择。多数情况下,受害者处于思维不灵活的状态,不能恰当的判断什么是最佳的选择。有些受害者甚至认为无路可走了。在这一步中,工作者有效的工作能帮助受害者认识到有许多可以变通的应对方式可供选择。其中有些选择比别的选择更为适宜。应该从多种不同途径思考变通的方式:(1)环境支持,这是提供帮助的最佳资源,受害者知道有哪些人现在或者过去能关心自己;(2)应付机制,即受害者可以用来战胜目前危机的行动、行为或环境资源;(3)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可以用来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减轻应激与焦虑水平。如果能从这三方面客观地评价各种可变通的应付方式,危机干预工作者就能够给感到绝望和走投无路的受害者以吉大的支持。此时的交流可以有如下:

“你认为都有哪些人很关系你?你能不能和他(她)平时多接触,多交流,排解你心中的顾虑呢?”如果受害者从正面回答,那么可以进行下一步,否则可以进行下面询问:

“你平时可否在你焦虑的时候进行一系列的自我激励方式?比如跑步,和朋友出来走走。”同理,争取得到受害者的正面回答。

5、制定计划。

第五步是第四步逻辑地、直接地发展而来的,计划的制定应该与受害者合作,让其感到这是他自己的加护,这一点很重要。这顶计划的关键在于让求助者感到没有剥夺他们的权力、独立性和自尊。在制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求助者控制性和自主性,让求助者将计划付诸实施的目的是恢复他们的自制能力和保证他们不依赖于支持者。计划示例如下(在与受害者协商后):

(1)联系受害者的亲属好友已经同学,请求他们在平时多对受害者进行关照,提供必要的心里关怀。多交流,时刻注意受害者的行为,以防极端事件发生。

(2)请受害者平时多走入到团体之中,进行体育锻炼(这是最常见的心理减压方式之一)。并且,要受害者平时多写一些激励自己的话语,写到日记中。

(3)教受害者一定的放松技术,使其自身能够获得足够的放松。

6、得到承诺。

第六步得到承诺紧接在第五步之后,同样,控制性和自主性问题也存在于得到恰当的保证这一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保证这一步比较简单,让求助者复述一下计划:“现在我们已经商讨了你计划要做什么,下一步将看你如何自我恢复。”在这一步骤中,危机干预工作者要明确,在实施计划时是否达成同意合作的协议。在技术危机干预前,工作者应该从受害者那里得到诚实直接和适当色承诺。然后,在检查受害者的过程中用理解、同情和支持额度方式来进行询问。

至此,所有步骤进行完毕。在所有过程之中,最重要的是保证人身安全。 总之,校园暴力受害者干预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只有在借鉴成功经验和方法的同时,结合受害学生实际,本着尊重生命、尊重科学、尊重现实的原则,通过持久而不懈的努力,才能将受害者拉回正常生活之中。

5

针对校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干预方案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l7305n72t47le04llf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