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校网球运动的兴起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探析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6:17: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体育学院学士毕业论文

表1 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 发放问卷 (份) 300 回收问卷 (份) 296 有效问卷 (份) 290 回收率 (%) 98.7 有效率 (%) 96.7 问卷的统计与处理:对回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判断、筛选、编号与同学一起进行筛选与统计数据。 2.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逻辑分析法,在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统计所得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逻辑分析。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网球运动在高校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大学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关键时期,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的关键时期。湖北省网球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网球师资缺乏教师专业水平低,教材内容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法不当;相关器材和场地设施短缺;领导不重视,开课率低,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不够认真,对网球动作的单一练习普遍不感兴趣,对网球文化了解不深,文化素养不高等一系列不适合网球在高校发展的现象,本文对这些现状展开论述,以寻求更好的网球发展策略。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3.1.1网球师资缺乏

网球教师数量和业务水平是高校网球教学规模和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通过对湖北省高校网球师资调查,有15%的学校配备4名以上网球教师,有35%的学校配备2

—3名网球教师,近一半的学校只有1名兼职教师,甚至没有网球教师。各开设网球

课的学校教师工作量相当饱满,网球专职教师呈现明显供不应求的态势。从这些网球教师的业务情况来看,有90%以上的是通过自学或短期培训成才的。这反映出我国高校网球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由于许多高校对开展网球运动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教师进修和提高的途径较少,尤其是全省体育院系网球硬件设施和师资相对薄弱,高层次师资的培养数量和质量达不到一定的层次和规模。此外,中小学网球运动的开展和普及不够,使网球运动发展和提高的基础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见表2)

第 4 页 共 14页

体育学院学士毕业论文

表2 各高校网球教师配备情况表 网球教师(名) 学校(所)

4名以上

2

2—3 4

0—1 5

3.1.2 相关器材和场地设施短缺 就湖北省现有的几所高校的网球开展情况看,无论是公共体育课还是体育专业课,选课的学生太多,师资和场地器材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场地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网球运动开展的规模和质量。经过对湖北省高校调查显示,拥有6片网球场以上的学校只有2所,占18%;拥有3—5片场地的学校有4所,占36%;大部分学校有1、2片也是不规范的;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场地。就目前我省高校的发展情况看,不少学校建设了新校区或分校,对一些新兴体育项目的投资较大,不少学校把网球场地的建设放在了较为重要的地位,体现出国家和学校对网球运动的重视,也体现了网球运动的魅力和教育价值。但从目前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以及网球发展的趋势来看,虽然网球场地在不断增加,还是满足不了广大师生的需求。因此,为了在高校培养更多的网球人才和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积极性,应当在合理组织管理网球运动资源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网球设施及其辅助设施的建设,例如增设简易练习场地、练习墙等,扩展网球活动的空间和有效利用辅助设施,促进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见表3) 表3 学校网球场地调查情况统计表 学校数目 所占百分比

6片网球场 2 18

3—5片网球场 4 36

1—2片及不规则网球场 5 46

3.1.3 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动机 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6]。调查显示,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所涉及的4个问题中(A强身健体;B陶冶情操,展示自我;C社交活动;D崇拜偶像),选择A的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占19%,有35%选择B,选择C的占29%,选择崇拜偶像的有17%。可见参与网球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多数大学生希望参与网球运动是为了身心健康,同时随着健康体育的观念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认识当中,大学生对网球运动在心理、社交等方面的功能有了较强的认同感,给予较高的评价。从现在从事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中了解到,现代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目的,除第 5 页 共 14页

体育学院学士毕业论文

了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外,很大程度上海想通过这一时尚、高雅的运动来反映自己追求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期待。这反映了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对新兴事物更深刻的理解,这也是大学生对网球产生浓厚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见表4) 表4 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动机情况统计表 所占人数 所占百分比 强身健体 55 19 陶冶情操 102 35 展示自我 84 29 崇拜偶像 49 17 3.1.4 网球课程及业余活动 网球已被部分高校列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之一。调查显示,只有15%的学校把网球列为普修课,大部分学校把网球列为选修课,占总数的46%,还有很大一部分学校没有开设网球课的教学。在开设网球课的院校中,学生选上网球课的人数,占上体育课总人数的比例还不到20%,并且有相当多的院校比例在10%以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网球场地匮乏和师资力量不足,很多想学习网球的学生不得不因为客观原因而放弃。 对开设网球课的学校进行的关于“学校有无网球俱乐部”的调查中,有15%的学校有,没有网球俱乐部的占85%。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俱乐部得不到学校支持和赞助,没有场地设施的保障;俱乐部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主要以盈利为目的,没有基础运动人群的支持;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对网球运动及网球文化的宣传不够。很多学校的俱乐部办的很成功,他们在成立俱乐部的同时,加大对网球文化尤其是网球礼仪的传播,在保证学校网球教学和训练的前提下,业余时间吸收社会会员及培训,以获得经费方面的支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网球比赛以及各种表演赛,以网球运动的魅力及高雅礼仪影响更多人的认识,从而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吸引更多的网球爱好者加入到俱乐部。 3.2 校园文化的特点 高校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当然要受到主导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然而,它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又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7]。相对的超前性:高校有着掌握较多知识的群体和良好的信息传播手段,与其他文化相比,校园文化容易反映新思潮,新需求,文化信息来得快,文化热点也形成得快,有一定的超前性。广泛的参与性:校园文化所涉及的范围是全方位的,渗透到教学、科研、后勤和行政管理等所有领域,这客观上决定它的广泛的参与特征。内容的多样性:由于高校师生有广泛的兴趣,校园文化因此在其内容上体现丰富的多样性。 第 6 页 共 14页

体育学院学士毕业论文

3.3 网球运动的文化内涵

网球运动历史久远,从网球运动传入法国宫廷至今已有七百余年。16-17 世纪,在法国和英国宫廷非常兴盛,而且是限于在上层社会的一种娱乐活动,所以有“贵族运动”之雅称[23]。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蕴涵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它融诚信、文明礼节、谦虚自信、尊重、团结协作和美感为一体,有着丰厚的文化沉积,能对人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8]。

3.3.1 文明高雅、以人为本是运动之基

现代网球运动长期保持一种文明、礼貌、高雅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来源于传统的习俗、经营者的管理和网球人群的意愿。观众观赏网球比赛有如欣赏一场音乐会,中途不能走动和发出声音[9]。球员与观众,球员与球员以礼相待。体现对运动员的尊重、对裁判员工作人员的尊重、对观众的尊重,也体现个人的尊严,实质是“以人为本”精神现实写照。

3.3.2 诚实守信则是运动之本

最能体现运动员球风球德的比赛是没有裁判员执法的信任制比赛。它要求运动员诚实如,当一个运动员看到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球出界而未叫出界(除第一次发球外),则认为该运动员有不诚实的表现;诚信原则贯穿在整个网球活动的全过程,它要求人们诚实并守规则,把好球说成出界或把出界说成好球都是不诚实的表现[10]。 3.3.3 谦虚自信是力量之源

常言道“谦受益,满招损!”网球学习要求人们注意力集中,且踏踏实实,需要经历一个不会到会,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它要求球员要善于学习,善于总结自己失败,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要学会尊重他人。只有谦虚,才能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刻苦锻炼,学他人之长,不断进步[11]。 3.3.4 团结协作是战斗力

网球比赛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精神。教练与球员间、团体赛的队友之间、双打搭档之间都要有默契的配合[12]。而这种默契就来自每个球员所具有的团队协作精神。想在比赛做到配合默契,就要始终尊重和鼓励伙伴,特别在失误丢分后,一定要勇于承担责任。这种协作精神将会大大加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3.5 运动美是魅力之色

网球运动把力量美和艺术美、形体美、服饰美与环境美,比赛中竞争的激烈性与观众的文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把竞争性、文化性、观赏性和参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13]。她既有悠久历史,又不断创新,并得到广泛普及,深受大众喜爱,是一项时尚的运动。

第 7 页 共 14页

高校网球运动的兴起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探析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lazu5afbi9ersb9r12n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