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查文献得表2-1如下
塑料名称 缩写 注射成形机类型 密度(g/cm^3) 计算收缩率 料筒温度(℃)/后段 料筒温度(℃)/中段 料筒温度(℃)/前段 喷嘴温度(℃) 模具温度(℃) 注射压力(MPa) 保压压力(MPa) 注射时间(S) 保压时间(S) 冷却时间(S) 成型周期(S) 螺杆转速(r/min) 适用注射机类型 2.2.2关于硬聚氯乙烯设计时表面质量分析:
聚氯乙烯(硬质) PVC 螺杆式 1.4g/cm^3 0.6~1.5 150~170C 165~180C 170~190C 150~170C 30~60C 80~130MPa 40~60MPa ?????2~5S 15~40S 15~40S 40~90S 28 r/min 螺杆式 塑料制件表面粗糙度是决定其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塑件的表面粗糙度主要与模具的型腔表面的粗糙度有关。一般来说,模具表面的要比塑件低 1~2 级。塑件的表面粗糙度 Ra 一般为 0.8~0.2 ? m。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型腔磨损而使表面粗糙度值不断加大,所以应随时给予抛光复原。透明塑件要求型腔和型芯的表面粗糙度相同而不透明塑件则根据使用情况来决定它们的表面粗糙度。
综上考虑,此次设计的塑件为透明塑件,所以型芯型腔的粗糙度值应该相同加上塑件的表面要求光滑,故塑件的粗糙度值 Ra 定为0.6m。
5
第3章 模架选择与摸具基本结构设计
第3章 模架选择与模具基本结构设计
3.1选择模架 3.1.1模架结构
注射模标准:我国目前标准化注射模零件的国家标准有12个;另外还制订了塑料注射模具的标准模架,分《中小型模架》(GB/T12556.1—90)和《大型模架》(GB/T12555.1—90)两种。《中小型模架》标准中规定,模架的周界尺寸范围为:≤560mm×900mm,并规定模架的形式为品种型号,即基本型,A1、A2、A3和A4四个品种。其四种模架的组成、功能及用途见下表3-1
表3-1注射模标准模架种类
型号 A1型 组成模架,适用于立式和卧式注射机。 动、定模均采用两块模板,与推件机构组成模架,适用于立式A2型 和卧式注射机,可用于带有斜导柱侧向抽芯的模具,也可用于斜滑块侧向分型的模具 定模采用两块模板,动模采用一块模板,它们中间设置了一块A3型 推件板,用于推件板件的模具,适用于立式和卧式注 射机。 动、定模均采用两块模板,它们中间设置了一块推件板,用于A4型 推件板件的模具,适用于立式和卧式注射机。 组成、功能及用途 定模采用两块模板,动模采用一块模板,与推杆推件机构 根据以上四种模架的组成,功能及用途可以看出,A2型模型适用于本次模具的设计。
3.1.2模架周界尺寸选择
中小型模架的周界尺寸参数、规格有:100×L、125×L、160×L、180×L、200×L、250×L、315×L、355×L、400×L、450×L和500×L等模架规格。根据模具型腔布置可以选用的模架规格为:模具结构为单分型面注射模采用拉杆和限位螺钉,控制分型面的打开距离,其开距应大于75mm,方便取出制件,周界
6
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尺寸250mm×210mm,上、下模板的厚度为30mm。
3.1.3塑料注射模具技术要求
塑料注射模具应优先按GB/T12555.1—90和GB4169.1—11选用标准模架和标准件。模具成形零件材料和热处理要求,优先按下表4-2内容选用:
表3-2模具成形零件优先选用材料和热处理硬度 模具材料 零件名称 牌号 45 4Cr 40CrNiMOA 标准号 GB699 GB3077 GB3077 HBS 21—260 21—260 21—260 HRC 40—45 40—45 40—45 预硬状件、动模镶件、活动镶件 3Cr2Mo GB1299 态 35—45 4Cr 5MoSiV1 3Cr13 GB1299 GB1220 24—280 24—280 45—55 45—55 热处理硬度 型腔、型芯 定模镶3.2型腔布置及分型面设计 3.2.1 型腔布置
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据设计要求可知,由于该塑件形状较简单,质量较小,且需要大批量生产所以模具选用一模两腔结构且平衡布置,采用单分型面注塑模,浇口形式采用侧浇口进料,这样模具尺寸较小,制造加工方便,利于充满型腔,塑件质量高, 生产效率高,塑件成本低。型腔的排列根据模具的形状及尺寸排列其排列方法如图3-1型腔布置。
7
第3章 模架选择与摸具基本结构设计
图3-1型腔布置示意图
3.2.2分型面设计
分型面溢料是热固性塑料注射模的突出问题。因此要求减少接触面积,增加接触压力,以改善塑料溢边问题。 选择分型面时的考虑方向:
① 分型面一般不取在装饰外表面或带圆弧的转角处
② 将同心度要求高的同心部分放于分型面的同一侧,以保证同心度 ③ 轴芯机构要考虑轴芯距离
④ 分型面作为主要排气面时,分型面设于料流的末端。 ⑤ 塑件开模后留在动模上
⑥ 分型面的痕迹不影响塑件的外观 ⑦ 分型面的选择要便于模具的加工制造 ⑧ 推杆的痕迹不露在塑件的外观上 ⑨ 使塑件易于脱模
本塑件的分型面选择,如图3-2中分型面选择在轴线上,这种选择会使塑件表面留下分型面痕迹.虽然影响塑件的表面质量,但接线盒的表面质量要求不高.因此选择A-A处便于脱模.分型面上不允许有孔穴或凹坑,表面硬度在HRC30以上。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