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7:遗传规律
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B
解析 此题注意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 粉,闭花受粉,所以间行种植彼此之间互不影响;而玉米自然条件下既可进行同株间的异花传粉(因雌雄不同花,系自交)又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系杂交),所以隐性个体上产生的F1既有显性也有隐性。
2.解析:患病夫妻若都是纯合子不可能生出正常的孩子;患病夫妻若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则必定都携带隐性致病基因且是隐性纯合子,也不会生出正常的孩子,故A、C、D所述错误。若患病夫妻都是杂合子可生出正常的孩子,如AA与AA生出AA的孩子,故B正确。 答案:B
3.解析:纯合红花窄叶(AAbb)和纯合白花阔叶(aaBB)杂交的后代F1的基因型为AaBb,它与“某植株”杂交后代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说明“某植株”中控制花色的基因型为aa,阔叶与窄叶的比例为3∶1,说明“某植株”中控制叶形的基因型为Bb,则“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答案:D 4.C
解析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F2中黑色∶白色=(42+19 +47+12)∶(14+6+15+5)=3∶1,F2中短毛∶长毛=(42+47+14+15)∶(19+12+6+5)=3∶1,且每种性状在雌雄中个体数相当,所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5.C 6.B 7.C
解析 A项错误,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 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项错误,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的配子比为1∶1;C项正确,测交虽能鉴别是否为纯合子,但不能保留纯合子,而且对自花传粉的小麦来说测交操作繁琐;D项错误,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但可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是纯合子、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8.D
第 5 页 共 7 页
+
+
++
9.D
10.解析:由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R1r1R2r2,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所以表现型与R的数目有关。F1自交产生F2的R数目有如下五种可能,4个R,3个R,2个R,1个R,0个R,所以F2表现型为5种。 答案:B 11.C
解析:子代TT∶Tt=1∶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TT×Tt,子代SS∶Ss∶ss=1∶2∶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Ss×Ss,因此亲代基因型是TtSs×TTSs。 12.解析:F1个体中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是1/3AA、2/3Aa,自交时,F2中A_个体所占比例为1/3+2/3×3/4=5/6;自由交配时,利用基因频率计算,F1产生A配子的概率为2/3,a为1/3,则F2中A_个体所占比例为2/3×2/3+2×2/3×1/3=8/9。 答案:D
二 、填空题
13.答案 (1)bbTT、bbTt 3 (2)BBTT BbTt (3)三种。雌雄同株∶雌株∶雄株=9∶4∶3(4)选择bbTt作父本,bbtt作母本选择bbTt、bbtt基因型个体作亲本,后代中只含雌株和雄株且比例相等
解析 (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bbT_为雄株(当基因b 纯合且t不纯合时为雄株),B_tt或bbtt为雌株(基因t纯合时不产生花粉)。(2)基因型BBTT的个体是雌雄同株,bbtt植株为雌株;将基因型为BBTT植株与bbtt植株相间种植,BBTT可以接受自己的花粉,后代的基因型为BBTT,bbtt雌株只能接受BBTT的花粉,后代的基因型为BbTt。(3)上述F1代中不同株间杂交的种子指的是基因型BbTt的个体,其自花传粉,F2基因型有9种,其中B_T_基因型的个体占9/16,为雌雄同株;B_tt和bbtt为雌株,占4/16;bbT_为雄株,占3/16。(4)后代中只含有雌
株和雄株且比值相等,只能选择bbTt作父本,bbtt 作母本。
第 6 页 共 7 页
14.解析:(1)根据题意知,人类白化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根据图乙的5号个体可以判断出条带2代表白化基因a,则条带1代表正常基因A,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Aa、AA、AA、aa。
(2)根据图乙,个体3、4的基因型是AA和AA,则其后代的基因型应该都是AA,而10号的基因型是Aa,这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3)根据图乙给出的个体基因型的信息,个体9的基因型是AA,她与一个白化病患者(基因型是aa)结婚,其后代的基因型是Aa,不可能生出aa的个体。 答案:(1)A Aa AA AA aa (2)10 3 4 基因发生了突变
(3)0 个体9的基因型是AA,不可能生出aa个体
第 7 页 共 7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