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2 第二次环境影响评价公示截图
图4.3 xxxx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厅网站公示截图
29
4.3公众意见归纳分析
⑴公众意见代表性分析
从表9.4-1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参与的公众分布地域xxxx市和项目区西南侧30km的炎鑫铜业工人。从人员地域分布结合项目区为无人区来看,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从民族组成来看,少数民族占总参与人数的8%;从性别比例上来看,男女比例约2.5:1;从年龄构成来看,19-39岁的青壮年占调查总人数的77.14%,40-60岁的占22.86%,年龄层次结构较合理;从受教育程度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92.1%,说明公众的学历水平相对较高,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和接受信息,比较合理;从职业看,各种职业群体相对较均衡,照顾了各方利益,工人和知识分子占总调查人数的80.2%,比较合理。
从以上分析可知,无论从公众分布区域、民族组成、性别比例还是从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群体分布来看,公众的意见都能比较好的反映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对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影响情况,体现了公众参与的公开、平等和广泛的原则。
⑵众参与调查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①接受调查的公众在接受调查之前有超过94%的了解本项目,说明该项目的认知程度是比较高的,同时也说明了政府在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化是比较高的。
②有超过60%的公众是通过媒体和其他一些宣传材料得到工程建设信息的,说明本项目前期公众参与工作宣传比较广泛、到位。由于宣传工作到位,使本次公众参与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了公众参与的知情原则。
③有超过93%的公众对工程建设持支持态度,无人表示反对,说明绝大多数公众还是支持工程建设的,6.67%的人对本工程的建设持无所谓态度。
④有超过88%的公众认为工程建设会有利于xxxx地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⑤有超过87%的公众表示,在采取环保措施,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情况下,可以接受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
⑥有超过32%的公众在回答设置的问题之余,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0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众参与的结果还是比较合理的。
4.4公众意见的采纳
部分公众对于工程建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均能结合xxxx地区及项目区的实际情况,从节能、降耗、环保等方面提出实际问题和要求。要求工程建设应实现区域各方共赢和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针对公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评价单位在编制完成的环评报告中充分考虑公众意见,xxxx华鑫矿业有限公司将在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予以体现。
除此之外,本次调查还专门走访了xxxx环保局,盐业局及xxxx野骆驼保护区管理站等相关单位,向各单位介绍了本项目的建设情况,规模,位置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各单位也均对本项目的建设发表了相关看法和意见,我们在编制本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也都将各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到环境治理和管理的各项措施中。
31
5.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拟建项目符合相关产业政策要求。本项目的建设,不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产业政策相冲突,符合《xxxx主体功能区划》、《xxxx维吾尔自治区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条件(试行)》和《xxxx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xxxx地区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采用的开拓方式和生产工艺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总体清洁水平较高,通过采取报告书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降低到当地环境能够容许的程度,拟建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
5.2建议
本项目为矿山开发类项目,为了更好的处理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适应,xxxx华鑫矿业有限公司应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试验和持续改进。
①工艺试验方面,对开采工艺、浸取工艺进行试验并不断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生产的工艺技术水平,以节约资源和资源利用最大化。
②三废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对开采过程中的扬尘、废土石,浸取过程的废矿渣等重点污染源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开采中的生态破坏,并控制开采地下水的环境影响。项目建成后立即开展环境验收工作,对个污染物治理和生态治理措施进行评价和修正。
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方面,要充分考虑可挖掘的清洁生产潜力和并不断进行持续改进措施研究。
④要求本项目已5年为基准进行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对生产方式、生态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和优化,调整本项目开采方式和环保治理措施。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