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掌声》是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本组课文的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人间真情,一个“爱”字贯穿始终。《掌声》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上台演讲,同学们两次给了她热烈的掌声,使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他们在思想上有所启迪,从而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领悟英子在掌声前后内心情感的变化,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帮助。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难点是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分析英子的心理变化。 四、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针对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学生实际,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看、说、读、议、悟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学习。
2、朗读体会法:教学时根据本课的特点,指导学生在默读中学会思考,在朗读中体会英子内心情感的变化,感悟同学们纯真美好的心灵。
3、品词析句法:教学时抓重点词句,通过品读分析,深入浅出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着手教学: (一)、提升期待视界,激发阅读兴趣。
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你觉得文中的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同学们为什么两次给她掌声?
(二)、架设情感桥梁,实现心灵对话。
学生初读课文后会得出英子是一个自卑忧郁的姑娘或乐观开朗的姑娘等结论,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对比参读第一、四自然段。
1、 通过学生品读、教师引读第一自然段,了解到以前的英子是个自卑忧郁的姑娘(板书:自卑),通过感悟理解第四自然段,知道现在的英子变得乐观开朗了(板书:乐观),老师适时提问: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表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你不觉得矛盾吗?是什么原因让她有如此大的改变?这样自然引入了二、三自然段的学习。
2、 出示重点语句,让学生品读分析,引导他们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首先让学生体会英子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腿脚残疾,内心有千般委屈、万般无奈;接着让他们“移情想象”:当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如果你是英子班上的一员,你想通过掌声对她说些什么?当英子演讲结束后,教室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时的英子在心里会想些什么?我引导学生感悟这两次掌声背后同学们所要表达的情,让孩子们明白,第一次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与信任(板书:鼓励),第二次掌声是对她精彩演讲的肯定和赞扬(板书:赞扬),从而体会到同学们对英子的那份浓浓的爱(板书:爱),体会英子从掌声中找到的自信。
我抓住两次掌声的不同意义和英子听到掌声后内心的波澜起伏,引导学生想象感悟,并创设情境,与文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创造性地解读了文本。
七、说板书
说板书设计:板书用了简洁明了的十个字,涵盖了文章的内涵,表现了主人公英子的情感变化,中间一个爱字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