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
1、统计指标按其形式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2、统计分组是对总体实行异质分解,对总体单位实行同质组合.3、平均指标是反映同类现象各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4、抽样平均误差是所有可能出现的样本指标的标准差。5、人口出生率是结构相对指标。6、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7、选择分组标准和划分组限是统计分组的关键。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各组变量大小的影响,而不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9、社会经济统计是以定性认为为基础,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10、按指数表明的现象性质的不同,起可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11、点估计是根据统计量去估计总体参数的一种方法,考虑到了抽样误差和抽样的可靠程度。12、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13、在我国统计工作实践中,零售物价总指数用的是固定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法编制的。14、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总体指标的标准差。15、派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报告期的水平上的。16、综合指数中同度量因素只起中介作用。17、?序时平均数与静态平均数平均的对象分别为标志和指标。18、回归系数只有一个,相关系数可以有不同的两个。 19、判定系数和估计标准误均可以反映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20、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二、简述题
1、简述标志与指标的联系与区别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特征的名称。分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统计指标反应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联系:指标值是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汇总而来。两者之间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区别:二者反映的对象不同。指标都能用具体数值表示,而标志则未必。指标数值是经过汇总得到的,而标志可以直接得到。指标是总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数量特征,而标志一般没有时间属性和空间概念、。
2、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拟定调查表和调查项目,确定调查时间地点,确定调查方法(直接观察法、访问法、采访法、登记法),编写调查报告3、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与作用统计分组就是按照统计学研究的需要,将总体所有的单位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类别或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作用: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类型;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5、平均数有哪几种类型?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简单几何平均数,加权几何平均数)6、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关系?相关是回归分析的前提,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也就是说要先确定两个变量是否相关然后才是回归分析,对两个不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是没有意义的,通俗来讲,他们的关系就相当与发明创造时的构思与实践方法。7、简述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抽样单位数的多少,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不同抽样方法有不同的抽样误差8、简述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时期指标具有可加性,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期指标的数值一般通过连续登记取得9、简述相关分析的基本内容根据研究目的,在收集和整理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绘制相关图,编制相关表,对相关关系进行描述,初步确定变量之间是否有关及相关的形态;通过测定相关系数或相关指标,确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建立回归方程,确定相关关系的一般数量规律,计算估计标准误差,掌握因变量实际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和评价。11、简述抽样估计的应用范围对某些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而又要了解全面情况的现象;对某些现象进行全面调查理论上可行,但没有必要或实际做不到;对全面调查的资料进行质量检查及补充全面资料的不足;工业生产质量的控制;对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12、简述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及抽样调查的异同点 重点调查:从全部调查单位中,选择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典型调查:对总体进行初步的全面的分析基础上,从中有意识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抽样调查:按照随即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以调查所得的指标来推断总体指标的调查方式 三、计算题
1、根据某部门8个企业产品销售额和销售利润的资料得出以下计算结果:ΣX=4290,ΣX2=2969700,ΣXY=189127,ΣY=260.1, ΣY2=12189.11要求:计算相关系数,并判断销售额与利润额的相关密切程度;
(1) 确定线性回归方程,并说明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2、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从200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在95.45%(t=2)的概率保证程度下,试计算:
(1)合格品率;(2)合格品率的抽样平均误差;(2)合格品率的抽样极限误差;(3)估计全部产品合格品率的范围。 3、某地区抽样调查职工家庭收入资料如表:
按平均每人月收入分组(元) 200以下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800以上 职工户数 6 10 20 30 40 240 60 20 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1)职工家庭平均每人月收入(用算术平均数公式);(4分) (2)依下限公式计算确定中位数和众数;(4分)
4、2003年利民皮具公司为了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他们在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增收节支等方面狠下功夫。为了了解2003年成本管理的效果,指导今后的经营生产,厂营销部整理出2002年至2003年本厂所生产的两种产品产量、单位成本等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12分) 产品型号 日期 单耗(斤/件) 产量(千件) 原材料价格(元/斤) 甲 2002年 2003年 乙 2002年 200 180 70 20 30 25 220 210 81 2003年 68 32 73 根据上资料,请你运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方法帮助利民皮具公司分析产品总成本的变动情况,并揭示及其原因。 5、 请填出表中所缺数字。
年份 产值(万吨) 累积增长量(万吨) 定基发展速度(%) 定基增长速度(%)
6、某厂人员及工资情况如下:
1998 4.1 — 100.0 — 1999 0.5 2000 121.9 2001 31.7 2002 31.7 2003 136.6 2004 1.8 工人分组 工人数(人) 基期 报告期 f0 f1老年工人 100 中年工人 300 青年工人 100 120 400 180 工资水平(元) 基期 x0110 100 80 报告期 工资总额(元) 基期 x0f0 11000 30000 8000 报告期 假定 x x 0f11f114400 43600 16200 13200 40000 14400 x1120 109 90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指数;(2)计算固定构成工资指数;3)计算结构变动影响指数;4)用文字说明分析结果。 7、某公司所属8个企业的产品销售资料如下表:
企业编号 1 2 3 4 5 6 7 8 产品销售额(万元) 170 220 390 430 480 650 950 1000 销售利润(万元) 8.1 12.5 18.0 22.0 26.5 40.0 64.0 69.0 要求:①计算产品销售额与利润额之间的相关系数。(4分)②确定利润额对产品销售额的直线回归方程。(6分)
③确定产品销售额为1200万元时利润额的估计值。(3分) 8、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月 份 产 量(千件) 单位成本(元) 1 2 73 2 3 72 3 4 71 4 3 73 5 4 69 6 5 68
要求:(1)配合回归方程.(2)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9、某商场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建立指数体系,从相对数与绝对数两方面对该商场三种商品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商品名称
四、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
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 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D、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2、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 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 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甲 乙 丙 计量单位 只 公斤 件 销售量 2001 1200 1500 500 单价(元) 2002 1500 2000 600 销售量 2001 3.6 2.3 9.8 单价(元) 2002 4.0 2.4 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