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说课稿
我说课的课题是《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五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 说本框题的地位与作用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10课第1框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上一课学习了矛盾的观点之后展开的,主要讲辩证否定与创新意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深刻内涵。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以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本框是对前三课内容的一个总结与升华。学好本框内容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以及下一框的学习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改精神,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辩证否定观的内涵,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现实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事例来分析探究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事例,来发现、总结、归纳哲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创设情境,通过问题讨论,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怀疑和批判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意识,能以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精神对待周围的世界。
(三)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辩证否定观
设计意图:关于“否定”的理解,学生只是从生活中着手,而难以从哲学的思维来考虑。因此,需要让学生运用哲学的思维来认识辩证否定观。 2、难点: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设计意图:本知识点比较抽象,难点在于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理解,对哲学辩证否定概念以及延伸出来的理论在理解上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正确理解以上知识点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也很重要,因此我把它作为本框的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坚持学生为本的理念,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说,第一步,激趣,创设情境;第二步,设疑,提出问题;第三步,探究,小组讨论;第四步,师生互动,建构知识。
设计意图:采用情境探究法,首先,既遵循教材的生活逻辑,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思考和分析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其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知识的生成,情感的体验,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 说学法指导
高二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唯物辩证法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体验,本框题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有很多关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但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高,缺乏对现象背后的实质认识。因此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利用学生已获得的生活体验,通过相关现象的再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分析现象背后的哲学理论依据,帮助学生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自己思维的活跃中领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重点说)
教学过程坚持\情境探究法\,分为\导入新课——推进新课——走进生活\三个层次,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下面我重点简述一下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1、 导入新课:
我们不会忘记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它的发射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设计意图: 我设计神州九号飞船的发射热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讨论它的意义或影响,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得出: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应树立创新意识。 2、 讲授新课:(35分钟)
创设情境:根据“手机的发展史”,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通过此情境中体验矛盾冲突、引发辩证思考、启发正确观念,来进行新课的学习。
创设情境推进新课
手机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了,那你了解它的发展史吗?
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以来,经历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电话通讯服务已走进了千
家万户,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生活和人们交流信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移动电话开启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新时代。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摩托罗拉3200俗称“板砖”,80年代末移动通讯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代手机新贵,在中国人称“大哥大”,最高售价曾达到3-4万元。 第二代手机(2G)也是最常见的手机。通常这些手机使用PHS,GSM或者CDMA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序等。
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探究一】
1.“大哥大”有哪些作用? 2.为什么“大哥大”后来被淘汰? 3.“大哥大”被淘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大哥大”被淘汰是否意味着对它全盘否定?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中可以知道新一代手机淘汰旧一代手机即有对旧一代手机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的否定,又有对旧一代手机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的肯定,这是一个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的过程,可以从正面让学生知道什么辩证否定观点的含义、特点、实质。 【探究二】
1、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2、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3、那么,如果我们一定要简单的肯定一切,否定一切,会得出什么结果呢?
设计意图:结合课本第75页虚线框里的问题从反面加深对辩证否定观的理解。正反两方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