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金融危机,生产效率下降 B.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发展 C.工业发展迅速,能源紧张 D.交通建设落后,交通拥堵频发
解析:第22题,在该曲线图中,斜率越大说明广州产业生态化水平年增长率越高,直接从图中可以读出2005~2007年广州产业生态化水平年增长最快。故A项正确。故选A项。第2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广州产业生态化水平整体稳步提升,产业生态化水平整体稳步提升表示资源利用率提高、废弃物产生减少,由此可以判断广州生态环境转好。产业生态化水平与城市规模、失业人口、植被覆盖等关系不大。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故选C项。第24题,B、C、D三个选项都不会造成只有2008年出现产业生态化水平下降的情况(即这些因素的影响往往是长时期的渐变过程),只有A选项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广州市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冲击,生产要素得不到充分利用,生产效率下降造成单位经济产出的资源消耗量上升,广州市产业生态化发展总体水平有所下降。故A项正确。
答案:22.A 23.C 24.A
25.近年来我国舟山渔场实施了伏季休渔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A.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B.避免高温作业
C.避免台风等自然灾害袭击 D.避免赤潮发生
解析:实施伏季休渔政策,是为了让鱼类繁衍生存,休养生息,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选择A项。
答案: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下列景观图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①阶段中,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2分) (2)环境问题是从哪幅图代表的阶段开始出现?(2分)
(3)如果图③所示人类行为成为一种普遍行为,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这能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提示: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4分)
(4)图④体现了人类怎样对待环境问题的道德观?(4分)
解析:第(1)题,图①阶段中,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依赖自然(或畏惧自然、崇拜自然)。第(2)题,环境问题从农业文明时期出现,读图可知,图②代表农业文明时期。第(3)题,从图③可知人类破坏森林,导致生态环境失衡、环境质量下降。森林减少,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启示主要从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整体性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回答。第(4)题,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环境管理方面进行分析以及从注重垃圾的处理和公众参与方面分析。
答案:(1)依赖自然(或畏惧自然、崇拜自然)。 (2)②。
(3)带来的问题:生态环境失衡、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启示:环境具有提供物质、能量和消纳废弃物的能力,但其能力是有限的。人类若能正确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就会向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良性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人类不采取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最终使人类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4)当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的、子孙未来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对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予以同等的重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
岛路线图”计划。该计划第一项第一款指出,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与会各方同意长期合作,共同行动,把“减排温室气体”作为全球长期目标。
材料二 下图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与CO2排放比重比较图。
(1)材料一中“巴厘岛路线图”计划第一项第一款所指出的内容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2分)
(2)为什么发达国家在减排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4分)
(3)公众参与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6分)
解析:第(1)题,“巴厘岛路线图”计划第一项第一款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发达国家排放的CO2 比重较大。第(3)题,联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方面来回答,合理即可。
答案:(1)共同性。
(2)发达国家人均CO2 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历史上累计CO2 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节约用水、用电。(其他回答合理即可)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日光温室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通过墙体对太阳能吸收实现蓄放热,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通常作为低温温室来应用。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江淮地区的红太阳农业园“四位一体”(大棚—沼气—猪—菜)生态农业模式图。
(1)简述我国江淮地区红太阳农业园“四位一体”生态农业的生态意义。(6分)
(2)有人建议将江淮地区红太阳农业园“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到东北的辽宁盘锦市,你认为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4分)
(3)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沈阳市城区快速扩大,举例说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城市水循环的环节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至少列举三项)(6分)
解析:第(1)题,我国江淮地区的红太阳农业园“四位一体”生态农业采用“大棚—沼气—猪—菜”的模式,做太阳能温室,将粪便等制成沼气,用沼渣做有机肥料,是一种生态农业,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沼液除虫、沼渣追肥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有效减少农田污染,使水稻等农产品实现绿色、无污染;沼气可以照明,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清洁能源。第(2)题,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立场与理由一致即可。选择可行则从盘锦冬季光照充足、制沼发酵原料供应充足、交通便利等方面分析。选择不可行则从盘锦冬季寒冷,日光温室内温度较低,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不利于沼气发酵、沼气供应不稳定等方面分析。第(3)题,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会加强热岛效应,导致降水增多;硬化路面增多,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多,且季节变化大;绿地减少,蒸发减小;等等。
答案:(1)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有效减少农田污染;水稻等农产品绿色、无污染;沼气为当地农民提供清洁能源。
(2)可行。理由:盘锦冬季降水少,光照充足;盘锦农业种植面积广,秸秆供应充足;盘锦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销售。
或不可行。理由:盘锦冬季寒冷,日光温室内温度较低,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且冬季寒冷,不利于沼气发酵,沼气供应不稳定。
(3)降水增多;地表径流增多,季节变化大;蒸发减小;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对畜牧业生态化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材料二 下图为“畜禽污水生态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图”。
(1)畜禽污水中污染物有________,直接排放可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模式图中污水生态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关键物质是________,其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4分)
(3)适宜推广该模式的地区,应具备的自然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第(1)题,直接排放污染物会污染水质,造成水质恶化;氮和磷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第(2)题,由图的中部可知关键物质是“绿狐尾藻”。图上表明它可以合成生物质、净化污染物。同时因为它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第(3)题,图中可以看到“生态湿地系统”且可以种植“瓜、茶、花木”,所以该地区气候要温暖湿润,地势低平,同时有大量湿地。
答案:(1)有机质;氮、磷 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 (2)绿狐尾藻 净化污染物;合成生物质;释放氧气,提高水体含氧量 (3)地势低平,有大量湿地;气候温暖湿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