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期末测试题
逐渐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得,磁场增大,感应电流的磁
A 一、单选题(共3小题,每小题5.0分,共15分) 场的方向向外,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线框外1.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与圆形导体环平面垂直,导体棒ef与导体环接触良好,当ef向右匀速运动时( )
的磁场的方向与线框A内的磁场的方向相反,当线框A内的磁场增强时,线框B具有面积扩展的趋势,故D正确. 3.如图所示,金属杆ab静止放在水平固定的“U”形金属框
上,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磁场中,当磁感应强度均匀
A. 圆环中磁通量不变,环上无感应电流产生 B. 整个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C. 整个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
A. 杆中感应电流方向从b到a
D. 环的右侧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环的左侧有顺时针方
B. 杆中感应电流大小保持不变
向的电流
C. 金属杆所受安培力大小保持不变
【答案】D
D. 金属杆所受安培力水平向右
【解析】由右手定则知导体棒ef上的电流由e→f,故环右
【答案】B
侧的电流方向为逆时针,左侧的电流方向为顺时针,选D.
【解析】整个装置所在平面的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磁通
2.如图所示,两个闭合正方形线框A、B的中心重合,放在
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杆中感应电流方向是从a到b,
同一水平面内.当小线框A中通有不断增大的顺时针方向
选项A错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由于磁感应强度
的电流时,对于线框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均匀变化,故在回路中会产生恒定的电流,选项B正确;
根据安培力公式F=BIL,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故杆所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也逐渐变大,选项C错误;根据左手定则,
A. 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收缩的趋势
杆所受安培力水平向左,选项D错误.
B. 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扩张的趋势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
C. 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收缩的趋势
4.(多选)图1为一弹簧振子的示意图,弹簧的劲度系数k=
D. 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扩张的趋势
40 N/m,小球的质量m=0.1 kg,O为平衡位置,B、C为
【答案】D
小球离开O点的最远位置.取向右为正方向,从弹簧振子
【解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得,A中电流的磁场向里且
向右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图2为它的振动图象.已知,增大时,金属杆ab总保持静止.则( )
当弹簧形变量为x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kx2.在运动过程中( )
B. 当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是表示a质点的振动图象
C. 当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是表示b质点的振动
图象
图1 图2
A. 小球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为10 cm B. 小球最大加速度为80 m/s2
C. 在t=0.2 s时,小球的弹性势能为0.2 J
D. 小球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为5 cm时,速度大小为
m/s 【答案】AC
【解析】从图2得到振动的幅度为10 cm,故A正确;小球最大加速度为:a=-
=-
m/s2=-40
D. 当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是表示b质点的振动图象 【答案】AD
【解析】如果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质点应向上运动,b质点应向下运动,这样振动图象表示的是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果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质点应向下运动,b质点应向上运动,振动图象表示的是b质点的振动图象.
6.(多选)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
m/s2,故B错误;在t=0.2 s时,小球的弹性势能为:E40×0.12=0.2 J,=kx2=×故C正确;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E=mv2+kx,解得:v=误;故选A、C.
5.(多选)如图甲所示的y—x图象表示一列简谐波在沿x轴方向传播时的波形图,则图乙所示情况中,y—t图象表示的是( )
m/s,故D错
A.t=0.10 s时,质点Q的速度方向向上 B. 该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 C. 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 m/s
D. 从t=0.10 s到t=0.2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 【答案】BC
A. 当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是表示a质点的振动图象
【解析】据题意,甲图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从乙图可知质点Q在t=0.10 s时刻处于平衡位
置向下振动,则甲图中的横波正在向左传播,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该波传播速度为:v==
m/s=40
三、实验题(共3小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 8.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和U﹣I图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 问题:
m/s,故选项C正确;振动的质点在t=1T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4A;t=,质点运动的路程为2A;但t=,质点运动的路程不一定是1A;t=
,质点运动的路程也不一
定是3A.本题中从t=0.10 s到t=0.25 s内,Δt=0.15 s=
,P点的起始位置既不是平衡位置,又不是最大位移
处,所以在
时间内的路程不是30 cm,故选项D错误.
7.(多选)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
T.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
乙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如图甲所示,在闭合开关之前为防止电表过载而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放在滑动变阻器 处(填“a”或“b”)
(2)现备有以下器材: A.干电池1个
A.t=0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
B.滑动变阻器(0~50 Ω)
B.t=0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大
C.电压表(0~3 V)
C. 图乙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
D.电压表(0~15 V)
D. 图乙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
E.电流表(0~0.6 A)
【答案】BD
F.电流表(0~3 A)
【解析】在振动的过程中,质点在平衡位置处的振动速度
其中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选 .(填字母代号)
是最大的,所以在零时刻质点a的速度小于质点b的速度,
(3)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图象.由此可知这
A错误;质点偏离平衡位置越远加速度越大,质点a的加
个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
速度大于质点b的加速度,B正确;在零时刻,质点a在
【答案】(1)a(2)E C(3)1.49 0.725
正向最大位移处,而质点b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故题
【解析】解:(1)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
图乙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C错误,D正确.
放在最大值位置处,即a处.
分卷II
(2)电源电动势大约1.5 V,因此电压表选择量程为3 V的比较合适,故电压表选择C,
电路中的电流较小,因此电流表选择0.6 A量程的E. (3)在U﹣I图象中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所以由图可以读出电源的电动势为1.49 V,
图象中的斜率表示电源的内阻,所以电源的内阻为:
【答案】A2R2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r=Ω=0.725 Ω
9.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为
【解析】灯泡额定电流I=A=0.5 A,电流表应选A2(量程
“6 V 3 W”,其他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0.6 A,内阻1 Ω),
电压表V1(量程6 V,内阻20 kΩ)
为方便实验操作,应选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R2(0~
电压表V2(量程20 V,内阻60 kΩ)
20 Ω,2 A);
电流表A1(量程3 A,内阻0.2 Ω)
电压表0~6 V范围内读数,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
电流表A2(量程0.6 A,内阻1 Ω)
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R=
变阻器R1(0~1000 Ω,0.4 A)
表内阻,
变阻器R2(0~20 Ω,2 A)
所以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学生电源E(6~8 V)
10.(1)在一次实验时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如图所示),
开关S及导线若干.
示数为cm.在一次实验时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如图),
实验中要求电压表在0~6 V范围内读取并记录下12组左
示数为mm.
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对应的电流值I,以便作出伏安特性曲线,在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 ,变阻器应选用 .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Ω=12 Ω,灯泡电阻远小于电压
(2)某电阻额定电压为3 V(阻值大约为10 Ω)。为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可选用的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300 mA,内阻约1 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