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届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1.3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太阳对地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3:21: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3届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1.3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太阳对地球

(时间:45分钟 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5×4=60分)

1.专家认为地球和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探究其原因主要是( )

A.月球阻挡 B.地质作用改造 C.地表布满岩石 D.地表水体覆盖

解析 月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风、流水等对地表的作用,所以陨石坑经历很长时间得以保持原貌。而地球上风力、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频繁,内力作用也较活跃,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对地表改观较大,所以许多陨石坑的外部形态已不明显。

答案 B

潮起潮落反映了日、月、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据此回答2~3题。 2.随着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变化,依次出现的潮汐现象是( ) A.大潮、小潮、大潮、小潮 B.大潮、大潮、小潮、小潮 C.小潮、大潮、小潮、大潮 D.小潮、大潮、大潮、小潮 3.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①稻田灌溉 ②候潮进港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解析 第2题,潮汐现象与月球、太阳对地球海水的引力大小有关。当新月、满月时,日、月、地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月球、太阳对地球海水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此时潮汐潮位最高,形成大潮;上弦月、下弦月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垂直,此时潮位最低,出现小潮。第3题,潮汐是海水涨落现象,船只可以借涨潮时进入海港,可以利用潮汐发电、滩涂养殖,但海水是咸水不能作为稻田的灌溉用水。

答案 2.A 3.B

下图为“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M地最可能位于(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5.5~7月,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太阳高度角大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4~5.解析 第4题,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有纬度、海拔和天气。因为M地太阳辐射年内变化较稳定,且3、9月最大(直射赤道,太阳高度大),6、12月最小(直射回归线,太阳高度小),则该地最有可能位于赤道地区。第5题,N地有半年的极昼、半年的极夜,N地6月份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故N地为北极点。5~7月,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是因为此时为极昼,日照时数多。

答案 4.A 5.B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据此回答6~7题。

6.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7.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6~7.解析 第6题,由题意知,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故图中多年平均云量值越高,则表示该地阴雨天越多。由图知,甲地数值为50~52之间,乙地在64~66之间,即乙地平均云量大于甲地,故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乙地,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丙地数值在46~48之间,则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丙地;丁地等值线较丙地密集,故云量空间变化应大于丙地,故B项正确。第7题,乙地等值线向较低值弯曲,表明乙地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比两侧大,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该处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云雨量比两侧多。

答案 6.B 7.A

8.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它往往出现在( ) A.子夜 B.白天 C.日出前 D.日落后

解析 耀斑爆发时发射的高能粒子流随太阳风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此时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从而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因此只有地球面对太阳的一侧,才能受到太阳发射来的电磁波的最大影响。

答案 B

9.当太阳风暴到达地球时,地球上具有可降低太阳活动对其影响的保护层是( )

①水圈 ②大气圈 ③岩石圈 ④地球磁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有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所以地球大气层和地球磁场可降低太阳活动的影响,起到保护地球的作用。

答案 D

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至11时左右,两千年以来时间最长、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隆重上演,日全食带从西到东经过印度、孟加拉北部、尼泊尔东部、不丹、缅甸北部、中国的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日本火山列岛、跨过赤道,共持续3.4小时。中国为世界上最佳的观测点,中国可以看到的最长日全食时间可达6分钟。日全食带宽度达250千米,自西向东经过西藏南部、四川中部、湖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省(区、市)。根据材料回答第10题。

10.日全食时,能看见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 ) A.色球、耀斑 B.日冕、耀斑 C.色球、太阳风 D.日冕、太阳风

解析 色球层所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日冕的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仪器)人们才能看到这两层。色球的太阳活动是耀斑,日冕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选项B、C把两层的太阳活动写颠倒了,日冕层的太阳风是看不到的。

答案 A

在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下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采用太阳能为电源)。据此完成11~12题。

11.某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

2013届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1.3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太阳对地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mkf61teku9ersa9pruq6ksx797jp100wm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