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五数导学案一二单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3 18:27: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课时 轴对称图形

设计人:徐富强 审核:唐涛 温馨寄语:新的一年,我要有新的开始!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课本第2—4页例1、例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轴对称形; 2.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活动,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它的对称轴;知道对称轴左右的距离相同。(重点、难点) 课前口算

120×5= 280+190= 18×5= 560÷40= 81÷27= 49÷7×8= 4×9÷12= 25×5×2= 0.25÷5=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仔细阅读课本第3--4页,思考:

1、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的对称图形有哪些?举例说明。 2、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你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说一说,做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3、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例1,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中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什么?

4、怎样画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完成课本例题2

①画轴对称图形的根据是( )

A、怎样画的又好又快?先( )再( )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②在研究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在书本上。 5、做一做,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巩固拓展:

1. 在轴对称图形的序号下面画“√”

课堂检测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 ),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叫做( )。这条直线叫做( )。 2、下列图形中各有几条对称轴?画出对称轴。

3、线段AB和线段CD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点A和点C是对称点,点B和点( )是对称点,线段AB长2cm,线段CD长( )

第二课时 旋转(新授)

设计人:徐富强 审核:唐涛

温馨寄语:让个性在课堂中张扬,让智慧在碰撞中生成!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明确旋转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按要求旋转后的图形,并总结旋转的三要素。

课前口算:

7-5.3= 0.8-0.23= 1.25×0.8= 2×5×8=

440÷11= 3-2.5= 125×4= 5.3+9.9+4.7=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我们学过的图形变换有( )和( )。 2、什么叫平移?写出几个日常生活中你所常见的平移现象。 3、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二、自主学习:

1、我知道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钟表指针的转动就是生活中的( )现象。

2、观察课本第5页例3钟表指针旋转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 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到“__”; 指针从“3”绕点O顺时针旋转__°到“6”; 指针从“6”绕点O顺时针旋转__°到“12”; 3、观察课本第5页风车旋转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风车绕O逆时针旋转多少度由图一得到图二?

(2)图二中的风车绕O逆时针旋转多少度得到图三?

思考: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4、把课本第5页例4按提示要求用铅笔画在书上。 5、做一做:把课本第6页做一做作在书上。

三、合作交流:请在组内交流自主学习中未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围绕自主学习部分进行展示,达到理解提升。 五、巩固拓展:

1、把下面的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把旋转后的图形画出来。

2、右图中,指针从A开始,逆时针方向旋转A

90o到( )。 指针从B开始,顺时针方向旋转90o到( )。 六:课堂总结:

1、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 )或一个(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

形变换叫( )。可以进行( )时针旋转,也可以进行( )时针旋转。旋转后图形的( )、( )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 )变了。

2、通过对旋转的学习,我们得出旋转的三要素是( )、( )、( )。七、课堂检测:

①号三角形绕A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②号梯形绕B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③号三角形绕C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④号平行四边行绕D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第三课时 欣 赏 设 计

设计人:徐富强 审核:朱华民

温馨寄语:新年新开始,努力吧!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2.通过欣赏感受图形的美,逐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口算练习:

0.24+ 0.56 2-0.25 2.7×3 0.56÷14 0.37÷0.37 10÷4

0.75+0.25÷0.5 0÷2.4×0.5。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填空:

1、 叫轴对称; 2、. 叫旋转;

3、 叫平移。 二、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第七页回答:

(1)欣赏了课本上面两幅美丽的图案,想一想:两幅图案是怎样得到的?

(2)课本最下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怎样变化得到的?请把它写出来。

2、做一做:

(1)完成第8页第3题。

这些美丽的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经过变化得到的?请在课本上画出来?并写出这

个图案是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巩固拓展:

1. 依据三个步骤设计图案。 (1)先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2)确定你选用的方法是( )。 (3)动手在下面绘制图案。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课堂检测:

1、利用旋转设计一副美丽的图案。

2、利用平移设计一副美丽的图案。

3、利用对称变换设计一副美丽的图案。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因数和倍数

设计人:唐涛 审核人: 朱华民 温馨寄语:享受学习,快乐生活!

学习内容:课本12页内容及练习二3、4题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课本第12页因数和倍数,知道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习重点)

2、通过对比练习,会说出因数和倍数表达的是两数间的一种关系,不能离开对方而 立存在的道理。(学习难点) 口算练习:

3.7+2.5 720÷8 5.6÷7 24×30 24×5 12÷0.8 0.7+0.23 7-1.6 1.3×0.3 34+18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3的5倍是( ),2的7倍是( ),9的8倍是( ), 5的倍数有( )个。 二、自主学习

1、认真阅读课本第12页,画出重点部分。 (1)、12的因数除了3、4、2、6外,还有( )、( )。 (2)在算式3×7=21中,(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

(3)因数和倍数有什么关系?

(4)文末“注意”中谈到的“不包括0”为什么?

(5)例题小结:

整数a(a≠0)乘整数b(b≠0)得到整数c,那么a和b叫做c的 ( ),c叫做a、b的( )。

2、做一做 (1)、下面的数,哪些是60的因数,哪些是6的倍数?

3 5 12 16 24 60 60的因数: 6的倍数:

(2)、一个数是42的因数,同时又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多少?

三、巩固拓展:

1、下面各数,哪些是3的倍数,哪些是30的因数?

6、 12、 15、 18、 24、 30、 60、 5、 63 3的倍数: 30的因数:

2、根据下面的算式,写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4×8=32

7×5=35

72÷8=9 33÷3=11

3、完成课本15页第2题。

36和60共有的因数有 4、完成课本15页第3题。

8和9共有的倍数有 5、完成课本15页第4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检测:

1、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 1)、因为4 × 9=36,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 2)、1是1、2、3、4、5,??的因数。( ) ( 3)、0是最小的自然数。( ) (4 )、a、b、c都是非0自然数,如果a=b×c,那么a是b和c的倍数。( ) 2、写出下列各组中的两个数,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7和21 54和27 3、(1)在 2、 6 、14、21、36、42、27、30、84、56、54、132中

7的倍数有: 6的倍数有:

7和6共有的倍数有:

(2)在1、2、3、4、5、6、7、9、10、12、15、16、18、20、24、32、36、64中 36的因数有: 64的因数有:

36和64共有的因数有:

4、28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的和是多少?他们的差是多少?他们的商是多少?

搜索更多关于: 五数导学案一二单元 的文档
五数导学案一二单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ml7i9aga077t6k14ck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