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新型农村服务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4月中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市新型农村服务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调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点上调研由市政协副主席周玉生、朱承平分别带领调查组,深入到永丰镇、张铺镇、仁和集镇等地调查。调查组实地察看了平安稻业合作社、康盈米业、芦龙农事服务合作社、正旺面业,并就地召开了座谈会。面上调查由各镇、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组织。调查结束后,召开了调查情况汇报会,并就如何加快我市新型农村服务组织发展进行了研讨,形成了《关于我市新型农村服务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4月25日,市政协召开八届六次常委会议,视察了我市新型农村服务组织发展情况,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新型农村服务组织发展情况的通报,以及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关于新型农村服务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常委们
对我市新型农村服务组织基本情况有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对调查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发展新型农村服务组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十分关注的课题。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涉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以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机械大户和能人为主,通过组织成立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服务组织,优化配臵了农村各种为农服务的资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种类型的为农服务的专业化组织54个。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以大户、能人或村干部领头组建的专业合作社;二是农民自发组建的以服务为宗旨的各种协会,如农民用水协会等;三是在市农委指导下成立的良种配送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我市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据调查,截止2008年3月底,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9个,其中,由原来的协会转变成专业合作社的有5个。在49个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养殖业14个,种植业10个,专为农民提供农事农机服务的8个。农产品销售8个,农产品生产资料购买1个,其它8个。目前,正在组建的有12个。
为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市委、市政府通过各种会议认真宣传贯彻近年来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精神,要求各地以创新的精神,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为农服务的社会化组织,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切实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现场指导。去年,市政府拿出135万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资金扶持。市农委、新农办多次举办有不同对象参加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专题培训班,并要求各地农经站认真做好相关服务指导工作。市工商局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一步深化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办法》,通过实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地登记”、建立“绿色通道”、树立典范等具体办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市农机局通过技术支持,帮助农机大户、农机手组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在市政协的指导下,仁和集镇芦龙农事服务合作社于2007年4月成立,当年入社成员182户,受益土地面积2500亩。合作社设立生产资料供应组、机插秧条播组、防病治虫化除组、大型农机服务组、产品销售组,为入社成员和全村所有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一年来,农事服务合作社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8万元,平均每户增加收入近1000元。农事服务合作社的成立,使一大批青壮年农民从繁重的农事劳动中解脱出来进城务工、经商,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看到了入社的好处,纷纷要求入社。目前,社员已发展到300多户,受益农田近万亩。前不久,在市农委的指导下,合作社决定承接市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项目。在芦龙农事服务合作社的影响和带动下,万寿、杨村等地先后组建了3家农事服务合作社。
张铺镇平安稻业专业合作社前身是平安稻业协会,成立于2001年,是由天长市康盈米业有限公司和原平安镇农技站及农户三方参与的一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至今,其股金由原来的20万元增加到165万元,年分红利10万元左右,生产基地也由起初的1.24万亩扩大到现在的6.05万亩,合作社服务对象已发展到6123户,并向周边镇和毗邻的江苏乡镇辐射。基地所产优质原粮也使康盈米业产品质量得以大幅提升,“康盈”牌大米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国家质监总局授予“绿色食品”、“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前不久,省工商局授予“康盈”牌大米为“著名商标”。现在,康盈大米畅销苏、浙、闽、粤、琼、沪等省市。
秦栏镇牧马湖渔业合作社有会员178户,下设有水产学校、水产实验室、水产良种繁殖场、水产品病害防治中心、
水产品批发市场、饲料加工厂等,固定资产550万元。2006年被省科协命名为“安徽省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07年被国家科协命名为“国家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去年实现利税1000多万元。
龙岗芡实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9月在原龙岗芡实协会的基础上成立,现有会员120人。固定生产种植基地在高邮湖及白荡湖,面积4860亩,承包安徽、江苏、山东等外地水面种植15000亩,现有生产经营户200余户。去年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纯利润近500万元。合作社先后注册了“芙蓉岗大鸡头”、“天龙牌大鸡头”等商标。“天龙牌大鸡头”被评为无公害食品,礼品盒包装上市,已进入南京、滁州、天长等超市。今年他们计划将这两个品牌申报为绿色食品,打入更多地区的超市销售。同时正筹集资金引进先进设备,进行芡实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决心把龙岗打造成周边地区最大的芡实交易市场。
汊涧畜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9月,有社员33户。固定资产105万元,流动资金25万元,猪舍15180平方米。合作社采取“四统一分”的经营方式,即:统一防疫,统一进料,统一销售,统一配种,分散饲养。通过和饲料厂签定优质饲料供应合同,减少中间环节,饲料由每百斤170元降至155元。合作社邀请专家及市畜牧站的技术人员帮助建立适合本地区情况的防疫及管理制度,大大降低了生猪发病率。合作社直接与本地市场和屠宰厂签定合同,销售仔猪和肥猪。取消了猪贩子每头猪提取10-50元费用这个环节,以合作社每年要出售5112头仔猪、1066头肥猪来计算,仅这一项就增加收入65000元左右。合作社成立仅七个月就获纯收入90万元左右,户均27000多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