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K4+515人行天桥梯道改造施工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7:07: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钻孔

(1)完成的钻孔,符合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

(2)钻孔时应采用长度适应钻孔地质条件的护筒,保证孔口不坍塌及不使地表杂物进入孔内,并保持孔内泥浆表面高程。护筒符合以下要求:

①护筒用钢板或钢筋混凝土制作,拟采用长度2m的钢护筒。 ②护筒内径比桩径稍大,一般大200-400mm。 ③护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m。

④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可实测定位。

⑤护筒埋置深度应根据图纸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埋置深度宜为2-4m,特殊情况应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混凝土的顺利进行。

⑥在钻孔排渣、提钻头除土或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

2、固孔

(1)钻孔采用泥浆护壁,以保持孔壁在钻孔过程不坍塌,但采用全长护筒者除外。

(2)钻孔泥浆可用膨润土悬浮泥浆或合格的粘土悬浮泥浆。钻孔泥浆不得污染地下水。

(3)钻孔泥浆应始终高出孔外水位或地下水位1.0-1.5M。

(4)胶泥应用清水彻底拌和成悬浮体,使在灌注混凝土时及施工完成保持

13

孔壁的稳定。泥浆的性能应规范的要求,施工时相对密度和粘度应进行试验。

(5)除图纸另有规定外,地面或最低冲刷线以下部分,护筒应在灌注混凝土后拔除。

3、钻孔工序

⑴钻孔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2)软土地段的钻孔,首先应进行地基加固,筑岛需经碾压密实,保证钻孔设备的稳定和钻孔孔位准确,再行钻孔。

(3)钻孔时须及时填写钻孔记录,在上层变化处捞取渣样,判明土层,以便与地质剖面图相核对。当与地质剖面图严重不符时,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汇报,并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处理。

4、清孔

(1)钻孔达到图纸规定深度后,且成孔质量符合图纸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应立即进行清孔。清孔后,孔内水位应保持在地下水位或可流水位以上1.5-2M,以防止成孔的任何塌陷。

(2)清孔时,应将附着于护筒壁的泥浆清洗干净,并将孔底泥砂等沉淀物清除。清孔次数按图纸要求和清孔后孔底泥渣沉淀厚度符合图纸规定值为前提进行。

(3)清孔后孔底沉淀物厚度应按图纸规定值进行检查。 5、钢筋骨架

(1)桩的钢筋骨架,应紧接在混凝土灌注前,整体放入孔内。如果混凝土

14

不能紧接在钢筋骨架放入后灌注,则钢筋骨架应从孔内移去。在钢筋骨架重放前,应对钻孔的完整性,包括孔底松散物的出现,重新进行检查。

(2)钢筋骨架应有强劲的内撑架,防止钢筋骨架在运输和就位进变形,在顶面应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固定,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骨架上升。支承系统应对准中线防止钢筋骨架倾斜和移动。

(3)钢筋骨架上应事先安设控制钢筋骨架与孔壁净距的混凝土垫层,这些垫层应可靠地以等距离绑在架周径上,其沿桩长的间距不超过2m,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处。但图示者除外。或者采用其他有效方法以保证图纸要求的得到满足。钢筋骨架底面高程允许偏差为±50mm。

(4)钢筋骨架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

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

6、灌注水下混凝土

(1)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必须检测孔底泥浆沉淀厚度,如大于了清孔要求,应再次清孔。

(2)混凝土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仍达不到要求,不得使用。

(3)灌注水下混凝土搅拌机能力,能满足桩孔在规定时间内灌注完毕。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若估计灌注时间长于首批混凝时间,则应掺入缓凝剂。

15

(4)孔身及孔底检查值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和钢筋骨架安放后,立即开始灌注混凝土,并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当气温低于0℃时,灌注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强度未到设计等级50%的桩顶混凝土不得受冻。

(5)混凝土一般用钢导管灌注。导管管径视桩径大小而定,由内径200-350mm的管子组成,用装有垫圈的法兰盘连接管节。导管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在灌注混凝土开始时,导管底部至孔底应有250-400mm的空间。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在整个灌注时间内,出料口应伸入先前灌注的混凝土内至少2m,以防止泥浆及水冲入管内,且不大于6m。应经常量测孔内混凝土面层的高程,及时调整导管出料口与混凝土表面的相应位置,并始终予以严密监视,导管应在无水进入的状态下填充。泵送混凝土,泵管应设底阀,以防止和管中混凝土混合。泵管应在桩内混凝土升高时,慢慢提起。管底在任何时候,应在混凝土顶面以下2m。输送到桩中的混凝土,应一次性连续操作。初凝前,任何受污染的混凝土应从桩顶清除。

(6)灌注混凝土时,溢出的泥浆应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或堵塞河道交通。

(7)处于地面或桩顶以下的井口整体式刚性护筒,应在灌注混凝土后立即拔出:处于地面以上能拆除的护筒部分,须待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拆除。当使用全护筒灌注混凝土时,应逐步提升护筒,护筒底面应保持在混凝土顶面以下1-2m。

16

搜索更多关于: K4+515人行天桥梯道改造施工方案 的文档
K4+515人行天桥梯道改造施工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mwou35amp2nsft0jg68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