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急救护理学》课程作业一
1.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 2.适用专业:护理学
3.选用教材:《急救护理学》,陶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黑体、加粗) 1.急诊医疗服务系统: 2.急救护理学: 3. 院外急救:
4. 重症监护病房(ICU): 5. 心脏骤停: 6. 脑死亡: 7. 生存链: 8. 预检分诊: 9. 基础生命支持: 10. 心肺脑复苏:
11. 心肺复苏: 二.填空题
1. 院外急救具有 、 、 、 和 的特点。
2.院外急救的原则有 、 、 、 和 。
3.在检伤与分类中必须采取边 边 和边抢救同时并举的原则。
4.现场救护的“生存链”包括 、 、 和 。
5.根据心脏活动情况及心电图表现心搏骤停可分为 , ,
和 四种类型,其中以 最常见。 6.心搏骤停后临床表现以 系统和 系统的症状最为明显。 7.诊断心搏骤停的依据中,最可靠而且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 和 。
8.完整的心肺脑复苏(CPCR)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第 1 页 共 6 页
9.BLS包括 、 和 等环节。 10. 是造成心搏骤停病人呼吸遭阻塞最常见的原因。
11.心肺复苏时常用的呼吸支持方法包括 、 、 、 、 、 和 等。 12.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如急救者只人工呼吸,那么通气频率应为 次/分。婴儿人工呼吸的频率为 次/分,8岁以下的儿童为 次/分。
13.胸外心脏按压时,成人下压深度为 cm,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按压频率为 次/分。
14.心脏按压必须同时配合人工呼吸。在气道建立前,无论是单人或是双人CPR,按压/通气均要求为 : 。
15.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指标是 和 。 16.对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
17.心前区捶击,捶击次数不得超过 次,并以 次为宜距离胸壁 高度,垂直向下捶击。
18.胸外按压部位是 。
19.开放气道的手法有 、 和 。 20.脑死亡的诊断主要包括 、 、 、 和 。
二、简答题(黑体、加粗)
1.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2.简述院前急救的特点。 3. 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4. 简述院前急救的常规护理措施有哪些? 5. 简述气管内插管术的适应证。 6. 简述气管内插管术的禁忌证。 7. 简述环甲膜穿刺术的适应证。 8. 试述心脏骤停的依据? 9. CPR有效的指标有哪些? 四、病例分析题(黑体、加粗)
1.当你在野外见有人突然晕倒在地,作为第一目击者,请问: (1)你将按什么步骤进行现场急救护理? (2)应从哪几方面对病人进行现场快速评估?
第 2 页 共 6 页
《急救护理学》课程作业二
第五章至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黑体、加粗) 1. 休克: 2. 休克指数: 3. 机械通气: 4. 昏迷: 5. 呼吸困难: 6. 咯血: 7. 便血 8. 鼻出血: 9. 抽搐: 10. 稽留热: 11.弛张热: 12.间歇热: 13. 深昏迷: 14.中心静脉压: 15. 心脏电复律: 二、填空题
1.吸气性呼吸困难的表现为 时困难,可发生喘鸣,出现三凹征 即 、 、 凹陷。
2.有机磷农药“1605”中毒不能用 溶液洗胃,敌百虫中毒不能用 溶液洗胃。
3.正常人体温随测量部位不同而略有差异,口腔舌下温度为 ,腋窝温度为 ,直肠温度为 。昼夜可稍有波动,清晨稍低,下午或傍晚稍高,但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 。
4.正常人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 。PaO2低于 为低氧血症。
5. 超高热危象指高热同时伴有 、 、 、 。
6.休克最适宜的体位是 。
7.意识障碍依程度可分为 、 、 、 。 8.临床上根据昏迷程度可将昏迷分为 、 、 。 9.撤离呼吸机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 、 。
第 3 页 共 6 页
10.体温持续在39℃以上,波动幅度较大,24小时温差达2℃以上,体温在波动中始终未降至正常水平,此热型为 。 三.简答题
1.试述休克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2.简述中毒病人的急救原则? 3.简述中心静脉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4.简述呼吸机的撤离条件。 5.治疗休克应遵循哪些原则? 6.临床补液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7.休克时运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8.简述超高热危象的降温方法。
9.简述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包括哪些? 四. 论述题
1. 超高热危象的紧急救护要点。 2. 休克复苏成功的指标包括哪些? 五.病例分析
李某,男,46岁,因“胃溃疡复发”就诊于急诊科。来时病人面色苍白、手脚 湿冷,自述心慌难受,呕吐少量咖啡色液体约30ml,排出少量黑色粪便,未解小便。查血压80/60mmHg,脉搏120次/分。
问题:(1)此时病人处于什么情况?判断依据是什么? (2)应立即采取什么样的抢救措施?
第 4 页 共 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