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词又叫合音词,就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的特殊单音节词。它虽为数不多,但遍贯古籍,长盛不衰。常见的兼词有:焉(兼“于之”或“于是”的合音)、诸(兼“之于”或“之乎”的合音)、盍(曷)(兼“何不”的合音)。
Ⅱ 怎样辨析文言虚词的易混用法
一、“而”字用法辨析
1.怎样辨析并列、承接、递进关系
判断下列句中“而”表示的是哪一种关系:A.并列 B.承接 C.递进 ①蟹六跪而二螯( ) .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④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 .答案 ①A ②C ③B ④B 精要点拨 ①意义辨析
“而”表示并列、承接、递进关系时各有特点,有明显区别。区别是看前后连接部分的“地位”是否平等,位置可否颠倒。“地位”平等且位置可以颠倒,是并列关系;“地位”平等但位置不可颠倒,是承接关系;“地位”不平等且位置不可颠倒,后面的部分比前面的部分又进了一层,是递进关系。
②代入辨析
并列关系可译作“又”“和”,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承接关系可译作“接着”“然后”“就”。可以把表这三种关系的意义项代入原句,检查一下句意是否通顺,是否合乎语境。
2.怎样辨析修饰、承接关系
判断下列句中“而”表示的是哪一种关系:A.修饰 B.承接 ①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 .②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 .③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 .④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 .⑤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⑥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⑦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⑧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
答案 ①B ②B ③A ④A ⑤A ⑥A ⑦B ⑧B
精要点拨 ①意义辨析
“而”连接的两部分大多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同时出现,前一个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示修饰关系;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先有后,前一个不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不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示承接关系。
②代入辨析
将表示修饰关系的“地”“着”与表示承接关系的“接着”“然后”“就”代入原句,看是否通顺、合理。哪个通顺、合理,就属哪种关系。
3.怎样辨析因果关系与目的关系
判断下列句中“而”表示的是哪一种关系:A.因果 B.目的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④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 ..答案 ①B ②A ③B ④A
精要点拨 ①意义辨析
表示因果关系的“而”前后的短语表示的都是既成事实;表示目的关系的“而”的后一短语未必是事实,只是前一短语的目标。
②代入辨析
表示目的关系可以用“来”“用来”“为的是”等词代入原句,表示因果关系可以用“因而”“所以”等词代入原句。
二、“以”字用法辨析
1.怎样辨析“以”字的连词、介词用法 说出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①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连词 .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介词,因为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连词,因为 .④秦亦不以城予赵:介词,把 .
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介词,因为 .
精要点拨
①替换法
除去表原因、译为“因为”的“以”,凡是能用“而”替换的就是连词,否则就是介词。 ②搭配法
表原因、译为“因为”的“以”,若后面是分句,它就是连词;若后面是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它就是介词。
2.怎样辨析“以”字作“因为”讲时的连词性与介词性 判断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是否相同。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①?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口语遇遭此祸?仆以.②?
?但以刘日薄西山?.
答案 ①不同,前“以”是介词,后“以”是连词。②不同,前“以”是介词,后“以”是连词。
精要点拨
“以”字作“因为”讲,有连词性和介词性。区分这两种词性的主要方法是看“以”字后面带的是词、短语还是句子。“以”后是短语,如第①组前项“以”后是“险衅”,它是一个词,作“以”的宾语,故是介词;“以”后跟的是个句子,如“以其无礼于晋”中“以”后跟的是“其无礼于晋”这个句子,故是连词。
三、“其”字用法辨析
1.“其”字用作人称代词时主语与定语用法的区别
判断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是否相同。(不需要借助句子的上下文) ?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其.①? ?余嘉其能行古道?.
?见重?被看重?如此?其.②??其翼若垂天之云?.
答案 ①相同,都作主语。②不同,前“其”是代词,作主语,可译为“他”;后“其”是代词,作定语,可译为“它的”。
精要点拨
判断“其”字是作主语还是定语,有两个方法。一是看“其”后面跟的是什么词,如是动词,则作主语;如是名词,则作定语。二是看“其”在句中的意义,可译为“他”“他们”,作主语;可译为“他的”“他们的”,作定语。
2.“其”字的语气用法辨析
说出下列句中“其”字所表示的具体语气。 ①朽车奔索,其可忽乎:表反问 .②其李将军之谓也:表推测 .③吾其还也:表委婉 .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表反问 .⑤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表委婉 .精要点拨
“其”作语气副词,其辨析是个难点。如何辨析它是表推测、反问、委婉、期望中的哪种语气呢?
主要是看位置和语境。看位置,“其”表推测、反问语气,一般放在句首;同为句首,到底是表推测还是反问,又要结合语境。“其”表委婉、期望语气,一般放在主谓之间;至于是表委婉还是期望,再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四、“焉”字用法辨析
说出下列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②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助词,不译 .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兼词,于之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助词,不译 .
⑤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兼词,于之 .⑥置杯焉则胶:兼词,于之 .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精要点拨
掌握“焉”的用法,主要看它在句中的位置。放在句首,一般作疑问代词;放在句尾,一般作语气助词。放在不及物动词后,一般作兼词;放在及物动词后,一般作代词。放在名词后,一般作助词。当然,也有例外,如第⑥句。这时,要结合语境辨析。
五、“与”的连词、介词用法辨析
判断下列句中“与”是哪一种用法:A.连词 B.介词 ①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 .②竖子不足与谋( ) .③去时里正与裹头( )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答案 ①A ②B ③B ④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