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资料]人教版高中生物 必修2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学习专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9:58: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育资源

【教学设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1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采用镰刀型贫血症的实例,让学生会从现象开始,追根溯源,理解事物的根本原因的方法思考问题;

2.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并学会这种方法去学习;

3.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并学会归纳哪些因素会导致基因突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1.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去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2.从生活中易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出发,教育学生注意身体健康,建立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珍爱生命。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2.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四.课前准备:

通过课前预习案引导学生做好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储备: 1.中心法则的内容;

2.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的关系;

3.通过自行预习课本找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病因和根本原因。决定性状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而根本原因则是基因所含的遗传信息决定的。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医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生该如何向病人介绍病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成就感!通过习题加以巩固,并让学生体验到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都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从而更好的体会基因突变的概念;

4.基因突变的原因及分类在课本上有明确的介绍,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行掌握; 5.基因重组的概念和类型课本上有明确描述,但是对于比较抽象结构改变引起的变异,学生在理解掌握时,不同的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甚至理解时会出现偏差,需要在上课时进行进一步点拔。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因重组的两个类型,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基因重组的两种方式,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自由组合型一个人便是一条独立的染色体,四个同学表示两对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型一个人表示一条染色体,体会等位基因互换了位置,使得非等位基因重组。表演之前先要把各位同学代表的染色体关系明确。这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可以直观深刻的理解基因重组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展示多种颜色的玫瑰图片,学生们在感受到这多彩美丽的颜色带来的视觉享受下,联想到生物之间的多样性。这种现象就是变异,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 (二)展示成果:

通过课前预习案的相关设计,学生可以意识到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会引起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从而总结归纳出基因突变的概念及概念中的重点词部分,便于对基因突变的要点把握。对于课前预习案完成情况好的学生给予表扬,不足之处给与及时更正。校正答案。 (三)合作探究

在理解了基因突变的概念后,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串,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小组内成员共同讨论问题,可以更好的理解基因突变的内涵。 设疑:

由于基因突变,性状是否一定会发生改变?

如果会引起改变,那种方式的改变对生物体的影响较小? 如果不会引起改变,原因有哪些?

通过课前预习案的提示可能有一部分学生觉得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性状改变,相对来说替换引起的影响较小,但不是绝对的,如果替换后导致起始密码或是终止密码的改变,影响也会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很大。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会改变基因的长度,从而影响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相对于碱基对的替换,影响更大。

如果不会引起改变,原因有哪些?

① 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前后经转录形成的密码子恰好对应同种氨基酸;

② 隐性突变,显性纯合体中有一个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由显性纯合子突变形成杂合子,

但性状仍表现为显性性状;

③ 发生基因突变的部位在基因的非编码区或是编码区的内含子部分。 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对基因突变的内涵有所理解,又可以复习基因结构。 【及时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以及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

(过渡句)进一步思考:导致基因突变的原因和时间,伴随的生理活动是否可以遗传?有助于学生对于基因突变形成整体认识。联系之前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引导学生意识到癌变也是一种基因突变。 (四)自主学习,归纳记忆

通过多媒体循环展示与基因突变特点相关的数据或图片,引导学生自行归纳基因突变特点的同时学会掌握重点词进行必要的解释,并训练学生的快速记忆能力。

①普遍性: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重在强调不同物种。

②随机性:可发生在任何时期、任何DNA分子、DNA分子的任何部位。

③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原来基因的等位基因。

④低频性:通过一系列生物基因突变的频率可总结出。

⑤多害少利性: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而言是有害的。因为任何一种生物都是经过长期进化的产物,它们已经适应了所生存的环境。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往往会产生与环境不太适应的相对性状,从而表现为多害少利性。有利还是有害也不是绝对的。例如某种昆虫的翅膀,由正常翅突变为残翅或无翅的性状,对于大陆上的该种昆虫而言为有害变异,但对于海岛上的该物种的昆虫而言却降低了被海风吹进大海的概率,因而成为有利变异。(引导学生学会全面的、辩证的看待问题)

基因突变的意义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设疑:

1.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吗?

2.这些新的基因产生的新性状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有利还是有害) ? 3.自然环境会选择哪些个体生存下来? 4.基因突变对生物的进化有何意义?

归纳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新的等位基因)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产生了新的相对性状) 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知识过渡) 基因重组

“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种个体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导入基因重组。简要回顾基因重组的概念。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基因重组的两个类型,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形象的展示了这个过程。

(五)学生活动展示

九名学生通过活动展示基因重组的两个类型。 【深度思考】

认真观看《基因重组》,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基因重组的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关系越具体越好) 2.交叉互换型中是互换位置的基因是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发生基因重组的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自由组合型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而

教育资源

[教育资料]人教版高中生物 必修2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学习专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n4ov53og18xzko02xoc4ddq3430jm00ya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