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5:01: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磻溪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各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第一单元

1、 教学目标:

1、感受舞曲的基本风格,初步了解“舞曲”这一体裁,能随着音乐用动作、节奏、舞蹈表现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和风格特点。2、能听出乐曲的主题是如何变化的,并根据主题的变化辨别乐曲的结构。3、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土风舞》,能随歌曲表边唱边跳体会舞曲的特征,二声部合唱坐到统一和谐。4、认识重音记号,能在乐曲中听辨出带重音记号的重音,帮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表现出重音的效果。5、认识西洋吹管乐小号,了解其表现作用,记住小号的音色。

2、教学重点:1、能听出乐曲的主题是如何变化的,并根据主题的变化

辨别乐曲的结构。2、能随歌曲表边唱边跳体会舞曲的特征,二声部合唱坐到统一和谐。3、认识重音记号,能在乐曲中听辨出带重音记号的重音,帮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表现出重音的效果。

3、教学难点:认识重音记号,能在乐曲中听辨出带重音记号的重音,帮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表现出重音的效果。 4、突破重、难点措施

1、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动作、声调为表现歌曲的内容做好铺垫。在、教学中采

用示范——讲解——视唱——创编进行教学。

第二单元

1、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塑造的不同情绪,鼓励学生

做一个积极向上、阳光自信、富有正义感的少年。2、聆听用器乐形式表现的歌曲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表现力,认识双簧管,记住双簧管的音色特点并体会其表现作用。3、能用自然和谐的歌声,自信的演唱,表现歌曲《小小少年》所塑造的阳光、勇敢的少年形象。4、感受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所塑造的少年阿凡提风趣、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并表演歌曲。5、认识变音几号,升级号#,并能听辨和唱准

·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磻溪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旋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体会歌曲中带有升记号的表现作用。6、能按:编创与活动“中指定的节奏和编创方法进行旋律创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为《牧羊姑娘》主题填词和演唱。

2、教学重点:1、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表现力,认识双簧管,

记住双簧管的音色特点并体会其表现作用。2、能用自然和谐的歌声,自信的演唱,表现歌曲《小小少年》所塑造的阳光、勇敢的少年形象。3、认识变音几号,升级号#,并能听辨和唱准旋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体会歌曲中带有升记号的表现作用。

3、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中指定的节奏和编创方法进行旋律创作,并

能根据音乐情绪为《牧羊姑娘》主题填词和演唱。

4、突破重、难点措施:

1、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对歌曲的理解与处理要结合音乐的要素让学生体会,不要仅限于对歌词的理解。

2、编创活动要在学生充分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做好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启发学生学过的文学内容,编好歌词,唱好自己所编的歌曲。

第三单元

1、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鱼米之乡的好风光以及水箱人民对

家乡的热爱与自豪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水乡,讴歌家乡的情感。2、聆听《洪湖水浪打浪》,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感受歌曲书法的情感,认识“二重唱”的演唱形式,体会其表现作用。3、聆听笛子与乐队演奏的《水乡船歌》,感受乐曲的江南水乡特色,引导学生能够听辨出乐曲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并比较乐曲几个部分之间的异同。4、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感受歌曲所具有的江南水乡名额的风格特点,抒发水乡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之情。5、能与同伴分角色编创动作,有表情地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在学唱歌曲中认识中弱、中强的力度记号,并能运用中弱、中强的力度变化唱一唱歌曲。6、能运用所学知识按要求创编各种声响表现特定的情景。7、学习竖笛高音“1、2”的吹法,能和老师或同学合作吹走简单的旋律。

·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磻溪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2、教学重点:1、聆听《洪湖水浪打浪》,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感

受歌曲书法的情感,认识“二重唱”的演唱形式,体会其表现作用。2、聆听笛子与乐队演奏的《水乡船歌》,感受乐曲的江南水乡特色,引导学生能够听辨出乐曲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并比较乐曲几个部分之间的异同。3、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感受歌曲所具有的江南水乡名额的风格特点,抒发水乡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之情。4、能与同伴分角色编创动作,有表情地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在学唱歌曲中认识中弱、中强的力度记号,并能运用中弱、中强的力度变化唱一唱歌曲。

3、教学难点:1、能与同伴分角色编创动作,有表情地演唱《癞蛤蟆和

小青蛙》,在学唱歌曲中认识中弱、中强的力度记号,并能运用中弱、中强的力度变化唱一唱歌曲。2、能运用所学知识按要求创编各种声响表现特定的情景。

4、突破重、难点措施:

要随时检测学生音乐听、记、解释能力,进行区别性教育,培养保护学生的个

性。要利用学生已有的能力,学会从音乐中体会,并运用击掌等形式形象教学中强、中弱。提供形象的直观的环境、解释、让学生能够发挥想象、拓展思维,创编场景。

第四单元

1、教学目标:1、在音乐感受体验童年的美好和有趣,唤起对家乡的热

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真爱之情。2、聆听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能在乐曲中听辨出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大管、圆号和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说出他们所代表的角色。3、能根据《彼得与狼》的剧情角色进行情景剧编创和表演。能按指定节奏进行旋律的创编。4、能够稳定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能按指定的节奏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5、能用轻柔、连贯、有没、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红蜻蜓》,感受二声部合唱的魅力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6、在学唱歌曲中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并能在演唱歌曲中正确地表现力度的变化。

2、教学重点:1、聆听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能在乐曲中听辨出小提

琴、长笛,单簧管、大管、圆号和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说出他们所代表的角色。3、能根据《彼得与狼》的剧情角色进行情景剧编创和表演。能按指定节

·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磻溪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奏进行旋律的创编。4、能够稳定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能按指定的节奏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5、能用轻柔、连贯、有没、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红蜻蜓》,感受二声部合唱的魅力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3、教学难点:1、能用轻柔、连贯、有没、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红蜻

蜓》,感受二声部合唱的魅力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2、在学唱歌曲中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并能在演唱歌曲中正确地表现力度的变化。

4、突破重、难点措施:

1、采取听唱法学唱歌曲。在二声部的演唱时要加强第二声部的演唱,一定要把第声部唱得很熟,感受二声部合唱的魅力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2、用击掌、敲击乐器的方式感受力度的强弱。

第五单元

1、 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体会音乐所表

达的对自然、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之情。2、能听辨并记忆《森林的歌声》隔断主题出现的顺序以及出现的次数,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出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在速度和力度上的变化。3、能用轻柔连贯有没得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体会歌词的意义,并能随旋律的进行和力度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4、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在学唱中体会歌曲旋律进行的特点,复习旋律进行的知识。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5、学习并掌握乐段知识,能初步根据乐句、旋律、音色、速度、力度等要素分辨乐曲(歌曲)的乐段。6、能以郊游为内容,作自由命题,采集声音编创有声画面进行表演。7、学吹竖笛“2、3、4”音的执法,掌握好低音和连音的吹走,进行二声部合奏练习,进一步提高竖笛吹奏能力。

2、教学重点:1、能听辨并记忆《森林的歌声》隔断主题出现的顺序以

及出现的次数,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出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在速度和力度上的变化。2、能用轻柔连贯有没得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

搜索更多关于: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的文档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各单元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n73x0yddq0cqsj0v4t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