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6份试卷合集)江西省莲塘一中2020届语文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9:51: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内容 (不超过60字) (2)寓意 (不超过20字) 24.请给下面这段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今早7点33分,国内首枚氏营自研商业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在西北某基地发射升空。这次发射的火箭内置数据采集系统,以大于5马赫(1马赫等于一倍音速)的高超声速飞行,最大飞行高度40公里左右,最大推力约350千牛。火箭拄照预定弹道飞行306秒,对火箭系统进行技术验证,并进行减阻杆、音爆、热密封等多项关键技术测试。这枚火箭从研发到最终的发射仅用了一年时间,所有的设计工作全部由平均年龄为“85后”的年轻团队完成。据称,这个系列的火箭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飞行验证服务,实现在地面难以摸拟的飞行环境。

25.仿照下列示倒,请从下列读过的小说《丹柯》 《娜塔莎》中任选其一,试为主人公丹柯、娜塔莎写....一句感言。要求:(1)点评其精神品质或思想性格;(2)不超过20宇。

读《炮普》为“朗德纳克侯爵”写一句感言 示例:智勇双全显身手,赏罚分明讲原则。

(1)丹柯: (2)娜塔莎: 五、写作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昀文章。

近日,某中学一组奖励学子猪肉的图片走红络。某中学在“2018届二诊表彰大会暨高考冲刺签名大会”上给“二诊”模考成绩排名前20名的学生,颁发5斤“猪肉”作为奖励,每一份猪肉都贴上红纸,上面写着“分享成功”的字样。

对于“猪肉奖励学生火爆络”这件事,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与解析

1.(3分)D(病:困苦;度:计划)

2.(3分)C(C.际,名作动,接近边际/传,作传,名作动;A.黄冠,名作动 戴黄冠/从,使动 使……从;

B.蕃,使动,使……多/事,名作动,做; D.形作名,大的方面/形作动,保全。)

3.(3分)A.(A.定语后置的标志; B.连词,表假设/连词,表修饰; C.连词,表修饰/介词,用D.介词,

跟 /连词,表并列。)

4.(3分)D( D.状语后置/ 省略句;A.被动句;B.判断句; C.介宾前置) 5.(3分)D (D.正好冲(对)着山的缺口。) 6.(3分)B (“白描手法”有误)。

7.(3分)D(①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后部和脊背,表示通过主观努力能够赶

得上或比得上。此处错误。此处用于肯定句,而且是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②蒸蒸日上: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多指生活和生意。此处不妥,可改为“甚嚣尘上”。③朝三暮四:比喻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此处正确。④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此处适用对象不当,运动不属于艰难、困苦的范畴。⑤ 见缝插针:比喻善于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或空间,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和可能性。此处不妥,可改为“量体裁衣”。⑥ 蜗角虚名:比喻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此处正确。

8.(3分)B(A.语序不当,希望韩方重视中方的合理安全关切,慎重妥善处理美国在韩部署“萨德”反

导系统问题。C.句式杂糅,改为“占全市GDP比重超过40%”或“占全市GDP比重40%以上”。D.成分残缺,宁德分公司承办“的”宁德市第一届“人保”杯员工趣味运动会隆重举办。) 9.(3分)A(②⑤逻辑上有关联,排除D;①是对②⑤的承接,排除 C;③是总起句,排除B。) 10.(3分)D(D.举进士不第,时戈革满地,遂隐名,辟谷炼气,撰《指玄篇》,同道风偃。) 11.(3分) C(C.战国时,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

12.(3分)C(C.“出世” 这一表述有误,“出世”是避世,是对世俗之事不关注,此处应为“入世”) 13.(10分)(1)第二天,郭沆回家,果然他的母亲在那天半夜突然得心痛病几乎死去,一顿饭的功夫又

好了。(“暴”、“ 几”、“顷”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大中祥符四年,真宗到华阴,来到云台观,观看陈抟的画像,免除了云台观的田租。 (“幸”、“ 阅”、“ 除”各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才四五岁时,曾在涡水岸边嬉戏,有位青衣妇曾给他哺乳,自此日益聪明颖悟。长大后,读经史百家的书籍,一看就能诵读,全都不会遗忘,颇有诗名。陈抟有筹划治理国家大事的奇才,对《周易?象》中所含的深奥玄妙的义理,特别作了精深周密的研究。他高谈阔论惊世骇俗,限制饮食,减少思虑。陈抟曾应进士科举却未能考中,当时天下战乱不已, 他就隐姓埋名,辟谷炼气,写作了《指

玄篇》一书,与他志同道合的人对此极为钦佩。唐僖宗曾召见陈抟,封他为“清虚处士”。陈抟居住在华山的云台观中,他常常关起门来独自睡觉,有时连续几十天都不起床。周世宗把陈抟召进宫中,想试试他(是否真能睡),关起门来一个多月后才打开,见陈抟正在熟睡,鼾声大作。陈抟醒来后马上告辞离去,还写了一首诗说:“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陈抟归山隐居后,(有一次)因为骑着毛驴在华阴县街市上游逛,见驿站传递文书的官吏往来急匆匆的,问后得知宋太祖登基做了皇帝,陈抟拍着手连声大笑说:“天下从此太平了!”到宋太宗时,征召陈抟入朝,陈抟头戴道士的华阳巾,脚穿垂着丝带的草鞋,与皇上以平等的礼节相见,皇上赐给他“希夷先生”的称号。当时陈抟已在华山云台观居住了四十年,几乎到百岁了。皇上赠给他一首诗,写道:“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已肯随征召,总把三峰乞与君。”后来宋真宗又征召陈抟,陈抟不赴朝廷,他写了一张谢表,大意是说:“我是太平盛世的闲人,前代唐朝的书生。尧帝国运昌隆而能宽待许由,汉皇天下兴盛而愿听从商皓。何况我性如猿鹤,心似土灰,以枯败的荷叶为衣,用脱落的笋壳做帽,身上长有黑毛,脚下没有草鞋。如果来到大殿阶下,必然使圣明的皇朝留下笑柄。陛下几行丹诏,空让彩凤衔来;为臣的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吟咏清风明月,笑看云烟霞霭,使自己天性所喜爱的一切得到满足,领会到(其中的)旨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陈抟后来在莲花峰下开凿石洞,有一天他坐在洞中,羽化飞升,成仙而去。陈抟喜好读《易经》,手不释卷。能料知别人的心思,他的斋中有个大瓢挂在墙上,道士贾休复心里想要,陈抟已经得知他的心思,对休复说:“你来不是为别的,是想要我的瓢而已。”叫侍者取下来给他,休复大惊,以为陈抟是神仙。有个叫郭沆的人,少年时居住在华阴,有一夜留宿在云台观。陈抟半夜叫他赶紧回家,郭沆犹豫未决;过了一会儿,陈抟又说:“可以不要回去了。”第二天,郭沆回家,果然他的母亲在那天半夜突然得心痛病几乎死去,一顿饭的功夫又好了。华阴隐士李琪,自称是唐朝开元时的郎官,已几百岁了,是常人中罕见的;关西逸人吕洞宾会剑术,一百多岁而童颜不老,步履轻快,片刻功夫能走数百里,世人以为是神仙。这二人多次来到陈抟斋中,人们都以为奇异。大中祥符四年,真宗到华阴,来到云台观,观看陈抟画像,免除云台观的田租。

14.(5分)AE(A.应是“沉郁悲慨”的感情基调。E.“决意学张翰辞官归隐不问世事”这一理解不当。)

(答对1项,得3分;答对2项,得5分。)

15.(6分)①“官闲昼永”,无所事事的怅恨;②壮志难酬,无人可诉,借酒浇愁的孤独苦闷;③打算弃

官归乡的心思;④渴望归乡而不得的无奈惆怅。(每答对1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16.(8分)(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扪参历井仰胁

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错字、漏字、增字、倒序均不给分)

17.(3分)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含义、辨别筛选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题干关键

词“理解与分析”,说明不能仅仅是简单比较,还需要作出推理分析。A项“祭祀”是文章对三星堆人形及面饰使用目的的推测,与苏美文化、古希腊、古印度无关。B项是对“上古石刻也不见人相雕石”“我国是不造相的文化”“自古崇拜天神、人王、父祖,也都不塑相”等句子的糅合。C项与原文

“后世塑相造相之风,乃受佛教影响,始渐昌盛”有出入,塑相之风与婆罗门文化无关。D项涉及第4段,衣饰成为时代文化的代表,经历了“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历代帝王“易服色”等阶段,其中蚕丝为衣只是前提条件之一,不足以直接推出结论。)

18.(3分)D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层级为C。A项正确。对比分析是本文特

色,第1段比较东西方文化现象,第2段分析体相观的不同,到最后谈“观象”,也是从“象”不是“人体形相”,“不以形见”立论,既呼应前文的对比,又有严密的逻辑。B项正确。文章结构清晰,主要采用并列论述的形式,对“形德分离”一笔带过,把重点放在第1个和第3个特点。C项正确。本文引用不少典籍史料,既增强了可读性,也提高了文章的专业性,使论证更具体充实,增强议论的深度和广度。D项错误。“文章以制蚕丝为衣为立论前提”这一说法不严谨。“制蚕丝为衣”是事实论据之一,只是第5段的立论依据之一,而不是全篇文章的立论前提)

19.(3分)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

分析,从文中已知信息推出未知信息或隐含的信息,旨在考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文意。从文章第1段看,中国有没有造相文化,应该综合青铜器、铜像、石刻等方面的情况。三星堆的人形及面饰只涉及青铜器方面,而且不一定是用来祭祀。A项用“即使……也不能”这种假设的条件来判断,表明不能以偏概全,符合文意。廉颇左袒请罪的例子,只能证明中国人认为形体不是审美对象,裸露是非文化的状态,B项“要把内在美表现于形貌四肢”涉及衣裳的文化意义,并不能由这个事例推断出来。所以B项错误。综合第1段和第2段的论述:“古希腊等文化又常刻塑人体,以为美善之欣赏崇拜对象”;“甚且我们认为形体非审美之对象,衣裳才是”;“我们不曾有过人体艺术”。可见人体艺术的必要条件是以人体为审美对象的观念,所以C项“只有……才可能”的判断正确。文章第5段先阐述中国古人“美”的观念,再谈到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区别:“绝无……那样的经典”;“仍是就衣服讲”;“与……迥异”;“但思想上终究以此为流俗信仰”;“更是强调‘不着相’”,体现中国体相观对中国佛教观念的强大影响。因此D项正确。) 20.(3分) B(本文并未用心理描写。)

21.(5分)(1)热爱生活,富有情趣;(2)乐观通达;(3)博学多才,艺术修为深厚;(4)热情好客,

平易近人(和蔼可亲);(5)关怀后辈,提携后学;(6)幽默、儒雅、大方。(答对1点,给1分;答对5点,给满分。)

22.(6分)第一问:内容(2分):文中描述了《升庵桂花图》画面图像、汪老的题诗与诗后加注(1分);

介绍了杨升庵的生平事迹和新都桂湖的风景(1分)。

第二问:作用(4分):(1)《升庵桂花图》体现了汪曾祺对杨升庵的敬仰,也投射了汪曾祺的精神志趣(2

分);(2)作者选这幅图画,一方面表明他与汪曾祺一样对杨升庵有敬仰之意,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对汪曾祺思想境界、精神风骨、人格魅力的敬重(2分)。

23.(5分)(1)内容:树枝上有两只鸟,左边的一只嘴里衔着一束鲜花,送给右边的鸟儿,却不料右边

的说,送新鲜大虫子比送鲜花更让她高兴。(3分)(2)寓意:①了解对方所需方能取悦对方;②不

(16份试卷合集)江西省莲塘一中2020届语文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n77f49sm49sc9l3ppnv1xep036fc3019ap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