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教案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一、教学目标 :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中的发生巨大变化,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这对学生正确对待历史,认清现实,初步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形成求实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只有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知道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认同社会主旋律,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共同富裕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
2.能力目标: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提高正确表达能力,特别是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知识目标:
识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2.我国如何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师讲授法与学生讨论活动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去收集和了解一些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历程的相关情况(文字或图片资料)。
29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教案
布置学生搜集“先富”带“后富”的具体事例,了解我国致富路线图实现的目前状况。
第1课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第九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利用音乐flash“春天的故事”、祖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成就的代表性图片导入。
2.过程:
(1)播放歌曲,展示图片。
(2)提出问题:①改革起步于哪一年?谁被誉为总设计师?
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呢?
③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目的是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
(二)讲授新课
1.阅读教材,回答上述问题,并要求弄清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中的几个重要的时间,明确我国已经步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
2.学生活动:
①教师提出问题:小品中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哪个更灵活更快速?为什么?
②学生自由发言。 ③教师归纳并板书:
30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教案
3.阅读材料透视——老票证的故事,讨论: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设计意图: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生活的巨大变化,体会市场经济的作用。
(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2)教师展示图片资料,归纳总结并板书:
4.小结:回顾主要知识点,加深理解。 (三)课堂练习 同步练习册 (四)课后作业
学生查阅有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的资料。
设计意图: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中的发生巨大变化,进一步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历史,认清现实,初步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形成求实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同时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只有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31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教案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2课时: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总第十课时)
(一) 导入新课:
阅读与感悟
1.学生:阅读《“共同富裕”造就大华西》的材料,引出共同富裕的概念。 2.教师可用视频或者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共同富裕的提出的原因,并带领学生进一步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
(1)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2)共同富裕的内涵。
设计意图:启发思考,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学生活动:举行“演讲会”,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2.教师讲授:共同富裕的内容、范围和实现途径。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4.教师板书:
5.学生阅读“阅读与感悟”:青藏铁路助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谈自己的理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