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教案
通过小组分析交流,让学生知道人民当家作主的广泛性、真实性以及当家作主的途径和形式的多样性。
本活动提出两个问题:
(1)你了解哪些网络举报反腐的例子?你如何看待网络反腐的作用?
(2)假如你发现了腐败的线索,你准备怎么做?
3.总结: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
(三)本课小结
(四)板书设计
(五)本课练习 同步练习册 (六)课后反思
37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2课时: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总第十二课时)
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有序参与
一、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一)学生活动:阅读与思考问题 1.什么是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
4.为什么说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二)出示资料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王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
(三)教师讲授并板书
1.依法治国含义(名词解释): 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主体:人民群众; “治”:既包括依法惩治犯罪,也包括维护公民权利; “法”:法律,其中最重要的是宪法。 所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思考:依法治国中的“法”是指什么法?它们是由谁制定的?
(宪法和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据人民的意志制定的。)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学生活动)出示图片,让学生讲出每张图片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个要求。 二、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有序参与
(一)学生活动:“阅读与感悟:“从政府信息公开走向透明政府”,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透明度明显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范围逐步扩大,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我国在提高政府信誉度、保障公众参与者权的依法治国道路上不断前进。
阅读并思考:
38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教案
1.依法治国对政府和人民各有什么要求? 2.我国政府的性质? 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4.公民如何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行使监督权的正确途径有哪些?同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二)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小结:
(三)名词解释:公民有序参与
1.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2.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行驶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责任,都必须是合法、有效的。
(四)学生思考
公民如何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五)总结
39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教案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作业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相关规定;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序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典型事例。 (八)教学反思
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