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生学识渊博、记忆力好,其次任公先生不是一个正襟危坐、高高在上的很严肃的那么一个人,可能就像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那么一个老先生——随性自然、和蔼可亲。
先生的演讲可以说是精彩迭出,敲头的动作已深深镌刻在作者的心头,先生到了动情之处手舞足蹈近于表演的情景更令作者难以忘怀。 4、手舞足蹈近于表演的情景(8段)(10分)
问题探究:1)、为什么梁启超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呢? 补充资料:
(1)、《桃花扇》中《哭主》一出戏(课件展示)
这一出戏表达的是大将左良玉面对崇祯皇帝末世来临无可挽回的叹息。崇祯1644年死去,距任公先生当时已近300年,先生读此,竟悲从中来,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怎么理解这种情感?
(2)、任公先生最喜欢吟诵屈原的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最推崇古代的一位诗人——杜甫,他说杜甫不是诗圣,是情圣。“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说,这样的诗只有最富有同情心的人才能够写出来。
(4)、梁启超又给自己取号为“饮冰室主人”,“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庄子假托三个故事,以此来说明处世的艰难,从而引出庄子的处世之道。其中一个故事就是叶公子高将出使齐国时向孔子求教。此次出使,责任重大,我心里十分害怕,“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我今天早上接受国君诏命,到了晚上就得饮用冰水,恐怕是因为我内心焦躁担忧吧!)
5
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后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可见其内心惶恐焦灼,他忧国忧民,忧心如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梁启超是一个忧国忧民,有着满腔爱国热忱的人,所以他在演讲时一会儿痛哭流涕,一会儿又张口大笑,我们就可以理解了。
师明确:左良玉哭的是皇帝驾崩,大厦将倾,梁启超悲的是自己追随的皇帝刚刚起飞就折断翅膀,悲的是国家运势无法扭住,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热情无法释怀。所以这里再次表现梁启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梁任公先生读杜诗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可见先生一定是与这首诗产生了共鸣的,为什么呢?(课件出示杜诗)
明确: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中国动荡混乱,先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国家的动荡让他涕泗交流,战乱平定国家安定让他张口大笑。可以说,梁任公已经将自己当成作品中的人物了,他和杜甫一样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师小结:从任公先生哭与笑的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所以说任公先生的晚年虽不谈政治,专心学术。但仍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感。而且已深埋心间,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了。
5、以上作者通过描写先生演讲时最动人的几个细节,突出了先生的形象。 而作者在回忆先生讲《箜篌引》这首古诗的时候,没有对先生演讲的情景作传神细致的描写,以突出人物形象,那么作者回忆这个片段的作用是什么呢? (3分)
故事:朝鲜水兵在水边撑船巡逻时,见一个白发狂夫提壶渡江,被水冲走。 他的妻子劝阻不及,悲痛欲绝,取出箜篌对着江水反复吟唱。一曲 终了,她也投河随夫而去。朝鲜水兵回家向自己的妻子丽玉讲述了 这个故事,丽玉援引故事中的悲情,创作了这首歌曲,听过的人无不动容。
6
作用:听先生演讲后二十年,作者又遇到实际的情境,回想起老师当年的演讲,感受更加强烈。引用这首诗充分说明先生当年讲得逼真、深刻, 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上作者通过对这几个演讲片段的描写,再现了当时精彩的演讲场面,突出了梁先生的形象。演讲时先生随作品内容而情不能自已,是源于内心对生活、对学术的热爱,这是一种真性情,是爱国救国热忱的一种体现,也是热心肠的一种体现。
让同学概括任公先生的形象(2分) 认真、修养好 风神潇洒 谦逊、自负 博闻强识 感情丰沛 随性自然
(二)、小练笔 (5分)
模仿本文写人手法,描写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写一个片段。 要求:1.抓住细节,突出特征。
2.语言简洁,描写生动。 3.不出现姓名。
4.完成后,由各组推荐,本人朗读,由听众辨别是谁,看谁写得最像。 教师点评:能够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作以生动细致地描绘,使人物特征突出,形象鲜明。很好。
四. 品情味(2分)
7
有文采有学问有热心肠真性情
爱国救国的热忱
情感和趣味是散文的灵魂与核心。下面我们就来品味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情趣和趣味。作者笔下的任公先生是一位学问高深又很会演讲的学者,具有卓越的才华和高雅的情怀,作者对老师充满敬仰、欣赏和赞美之情。另外作者用语诙谐,又善于在纯正的白话书面语中自然加进文言词句,书卷气浓,极富有雅趣。可以说文章格调高雅。梁实秋的散文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篇幅虽不长,但却能令人在短时间内去体会人生,参悟智慧。难怪老舍的夫人胡絮青这样评价他,“生前著作无虚日,死后文章惠人间”。
五. 作结语(1分)
今天真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通过学习这篇散文,我们有幸结识了一代散文大家——梁实秋,了解了他格调高雅、文字简约的创作风格。也学习了他用传神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个性的手法。也透过他的文字,领略了梁任公先生作为学者的气质和风度。任公先生就像是一座高山,我们仰慕他,更要学习他能够将爱国精神融注在自己的生命中,体现在行动上。时刻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铭记在心。做事要坚持,不得一曝十寒;待人要宽厚,应有容人之量。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