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课堂观察研究报告基本格式
一、课堂观察的背景和意义
起因或目的,点明进行该项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选课——研究观察载体的确定 2、明确教学目标与要求 3、教学设计
(1)如何依据新课程理念及执教者对本课的理解展开有效的教学设计?
(2)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如何体现“以读代讲” 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手段?
三、课堂观察量表样例及设计依据,要解决问题说明 四、教学基本情况 1、执教教师基本情况
2、承担学校、班级基本情况,学生年段特点及学习情况分析 3、教学变量控制与观察 授课计划时间 实际使用时间 提前备课、试教
五、课堂观察活动中观课教师记录及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1、观察与记录
根据量表,把课例作为研究的事件原原本本地记录实证,在记录与叙
述中要注意有价值的问题背景及细节描述(如执教者的教学细节处理,学生的思维火花等)。
2、根据课堂观察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一系列供参考、讨论的问题。
3、其他听课教师及评课专家评价与讨论 六、执教者反思
通过课例研究的集体讨论与分析,执教教师认真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与基本环节,形成一份有价值的反思文本。反思的结果是对后续研究的导引。
七、课例研究的成果与结论
围绕研究主题,针对课例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明确后续研究跟进措施与要求。(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八:执教者教学设计
(共两篇,其中一篇为活动当天执教教学设计,另一篇为课堂观察后综合多方面建议再次修改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