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8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7:48: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答案】B 【解析】 【详解】

A、软水可能含有少量钙、镁化合物,蒸干时可能固体残余少,也可能没有剩余物质,如果是前者,区别不明显,不能鉴别;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错误;

B、取样品,观察颜色,灰白色粉末的是磷矿粉,白色晶体的是碳铵,现象不同,可以鉴别;取样品,闻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碳铵,没有明显气味的是磷矿粉,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符合题意,故B正确;C、呼出气体与空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都会熄灭; 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几乎不能,故C错误;

D、棉线与尼龙线,颜色相同,观察颜色不能鉴别,不能鉴别;点燃后观察,尼龙是合成纤维,含有碳元素,故灼烧后会收缩、碳化起球,纯棉布燃烧烧纸的气味不会起球,故D错误。 故选:B。

2.粗盐提纯实验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依次是( ) A.搅拌、引流、搅拌、转移固体 B.引流、搅拌、转移固体、搅拌 C.搅拌、转移固体、搅拌、引流 D.引流、搅拌、搅拌、转移固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

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要经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转移四个步骤,在溶解、过滤、蒸发,转移操作中都要用到

待区分物质 软水与硬水 磷矿粉与碳铵 呼出气体与空气 棉线与尼龙线 B.B

方法一 蒸干观察 观察颜色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观察颜色 C.C

方法二 加肥皂水观察 闻气味 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 点燃后观察 D.D

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起到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的作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转移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转移固体。故选A。

3.NaCl是重要的资源,其应用与生产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用①操作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B.应用②在制备烧碱的过程中,水参与了反应

C.应用③为提高产率应先通NH3,再通CO2,制备过程中还能得到一种化肥 D.生产中提纯粗盐时可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再过滤、蒸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应用①是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选项A正确;

B、应用②是电解食盐水制备氢氧化钠。在这个过程中,食盐和水是反应物,生成物是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水参与了反应,选项B正确;

C、应用③中先通NH3使食盐水呈碱性,有利于CO2的吸收,生成更多的碳酸氢钠,提高产率,该反应中同时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C正确;

D、生产中提纯粗盐时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含有过量的NaOH、Na2CO3,最后蒸发得到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aOH、Na2CO3,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选项D不正确。故选D。 【点睛】

粗盐提纯过程中,每一步加入的过量试剂必须在后续步骤中除去,否则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4.室温时,向盛有18.6g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的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14.2g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下列判不正确的是( ) A.生成CO2为4.4g

B.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为9.2g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3.4g D.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8.6g+100g﹣114.2g=4.4g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Na2CO3106x+2HCl=2NaCl+H2O73117yz+CO2?444.4g

1067311744===xyz4.4gx=10.6g z=11.7g

则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8.6g﹣10.6g=8g 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为

23?223×10.6g+×8g=9.2g

23?2+12+16?323+1+16生成氯化钠的总质量为a。消耗的HCl的总质量为b 则根据钠元素守恒和氯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为

Na23~HCl~36.5NaCl58.5a

9.2gb2336.558.5==9.2gbaa=23.4g b=14.6g

14.6g100%=14.6%而非7.3% 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100g故选D。

5.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现察 ②区分黄铜和黄金,酒精灯上加热观察 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研磨 C对现象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①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②煤矿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D.对生活的认识 ①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②喝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③汽车修理厂工人用汽油除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 A.A 【答案】A 【解析】 【详解】

B.B

C.C

①霉变的大米洗净、煮熟后可以食用 ②缺铁会引起贫血 ③自行车的支架喷油器防锈 D.D

A、①软硬水遇肥皂水的现象不同,软水泡沫多,硬水泡沫少,故肥皂水可以区分两者;②黄铜能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金在加热时不与氧气反应,用加热、观察是否变黑的方法可以鉴别;③铵盐遇碱能产生氨气,故硫酸铵遇碱性熟石灰会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硫酸钾不会与熟石灰反应,所以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以区分两者;选项完全正确;

B、①甲醛有毒,所以不能在海鲜食品上喷洒甲醛溶液防腐,错误;选项不完全正确;

C、①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分子受热间隔变大,错误;②喝汽水打嗝,是因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错误;③汽车修理厂工人用汽油除油污,是利用溶解原理,错误;故选项错误; D、①霉变的大米含有有毒黄曲霉素等物质,煮熟后也不能食用,故错误; 故选:A。

6.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程I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适量稀盐酸去除杂质 B.流程II吸氨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上述流程涉及到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D.流程IV、V是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 【答案】C 【解析】

A、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Cl2、MgCl2等可溶性杂质,过量的Ca(OH)2溶液,能除去MgCl2,再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过量的Ca(OH)2,过滤,最后加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Na2CO3溶液和生成的氢氧化钠,流程I能除去杂质,故A错误;B、流程II吸氨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故B错误;C、流程I中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流程II发生的反应是

(8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nlcd88ap91od1e2lms547le14lox100wgr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