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5KV集电线路安全施工措施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40: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能,做到谨慎驾驶,杜绝重大交通车辆事故。

7.1.10工程全部完工后,做到文明施工,保证工完、料净、场地清。 7.2基础工程安全措施

7.2.1基础开挖时,应查明有无地下管道,电缆及其它设备,若有必须与主管单位取得联系,明确地下设备的确实位置,做好保护措施。

7.2.2基础开挖时,坑沿1米内不得堆放杂物及土,超过1.5米深的坑内工作时,抛土要特别注意防止土石落坑内。

7.2.3坑内作业必须带安全帽。

7.2.4在松软的土质地挖坑时,应有防止塌方措施,加档板撑木或按定放坡,禁止由下部掏挖土层,并加强监护。

7.2.5任何人不得在坑内休息,防止塌方伤人。

7.2.6在居民区及交通道路附近挖的基坑,应设坑盖或可靠的围栏,夜间要有明显的标志。

7.2.7挖掘石坑时,打孔的扶杆人应戴安全帽,打锤人不能带手套,并应站在扶钎人的侧面,钎头有开花现象时,应及时更换修理。

7.2.8应及时检查锤把,锤头是否牢固,防止锤头脱落或锤把折断伤人。 7.3杆塔组立安全措施

7.3.1高空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带及二次保护绳,必须拴在主材或结实的构件上,不得拴在辅材上,不得低挂高用 ,并随时检查是否拴牢。

7.3.2高空作业人员应穿软底胶鞋,不准穿塑料胶鞋高空作业,下雪或下霜塔上有雪或霜时登塔作业要注意防滑。

7.3.3组立塔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双层作业,高空组塔多人在一处作业或一层作业时,应互相照应,密切配合,作业区垂直下方不得站人。

7.3.4作业现场除必须的施工人员外,其他人员应离开铁塔高度的1.2倍距离以外。 7.3.5、在成堆的塔材中选料应由上往下搬动,不得强行抽拉。 7.3.6使用抱杆组塔时,严禁超负荷起吊施工。

7.3.7上下传递工具时,材料时应用绳索传递,严禁用安全带代替,传递工具,严禁抛掷。

11

7.3.8分片组装铁塔时,带铁应能自由活动,螺丝帽应出扣,自由端朝上时,应捆绑牢固。

7.3.9任何受力钢丝绳的内侧都禁止有人。

7.3.10吊装塔材时,吊件垂直下方禁止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当塔材到位后,高空作业人员方可到达作业点,站在安全位置,系好安全带进行作业。

7.3.11起吊过程中,吊件外侧应用绳控制,防止与塔身碰撞,一般以塔材距塔身0.5米为宜,如果在组装塔现场有电力线,应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7.3.12起吊塔材上升时发生异常现象时,必须立即停止牵引,待检查或纠正后可继续上升,不得强行吊装。纠正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监护,严禁野蛮施工。在起吊过程中,严禁将手脚伸入吊件的空隙内。

7.3.13吊件的就位顺序应为先低后高,主材和侧面大斜材未全部接牢固前,不得在吊件上作业,起吊就位后应及时连接好,严禁将塔材和工具浮摆在铁塔构件上,以免碰落伤人

7.4导线和避雷线的展放、紧线安全措施

7.4.1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及二次安全绳,必须拴在主材和结实的构架上。

7.4.2高空作业人员应穿软底胶鞋,不准穿塑料胶鞋高空作业,下雪或下霜塔上有雪或霜时登塔作业要注意防滑措施。

7.4.3穿带电跨越架时,有技工进行导地线接头绑扎,要牢固,专人监护,防止跨越时脱开搭在带电线路上。

7.4.4作业现场除必要的作业人员外,其他人员应离开作业现场。 7.4.5施工人员不准站在导地线上或在牵引钢丝绳的内角侧。 7.4.6施工人员不准站在放线的线圈内。

7.4.7上下传递工具,材料时应用绳索严禁用安全带代替传递绳使用,严禁抛掷。 7.4.8工作人员不准站在导线垂直正下方工作。

7.4.9施工时要互相照应不得碰伤自己,也不能碰伤他人。

7.4.10放线时的通讯必须迅速、清晰、通畅,若使旗语,大红旗人员应站前后通视的地方,且旗语必须统一。

12

7.4.11使用滑车时应检查一遍滑车的传动情况。

7.4.12凡重要的交叉跨越处,应设专人监护,看好架子处还要观察架空线与地面接触情况,发现架空线有被卡后磨损时,应立即叫停进行处理。

7.4.13放线架应专人看管,其任务控制放线速度,检查放出线的质量,在放线过程中,如发现导线被卡后磨损时,应立即叫停进行处理。

7.4.14杆塔的部件应齐全,螺栓应紧固良好。 7.4.15紧线的杆塔临时拉线和补强措施牢固可靠。

7.4.16紧线过程中不得有人跨越导地线,监视行人不得靠近牵引中的导地线,不得擅自离岗。

7.4.17紧线时应看当时气温观测弧垂,导地线弧垂应满足设计及验收要求。 7.4.18安装作业必须有防止跑线的安全措施。

7.4.19挂线时,当连接金具接近挂线点时应停止牵引,作业人员应从安全点处到挂线位置工作。

7.4.20挂线后应缓慢松牵引绳,调整拉线的同时应观察耐张金具和杆塔的受力变形情况。

7.4.21交叉跨越的放线滑车必须二次保险,以防止导地线脱落,所有杆塔部件安装好,不应有结构上的缺陷,对于紧线时可能有影响的杆塔件不能临时拆除,应采用增设导向滑车或调整牵引角度解决。 7.5跳线安装安全措施

7.5.1跳线安装的二道保护绳应安装在牢固的构件上,在下导线安装。 7.5.2临近运行的高压电线,应有预防感应电伤人的安全措施。

7.5.3上下传递工具,材料时应用绳索严禁用安全带代替传递绳使用,严禁抛掷。 7.5.4杆塔上导线上有人安装跳线时,下方严禁有人站立。

7.5.5上下导线同时安装时,上导线人员应有防止工具,材料落下的措施。 7.6 附件安装安全措施

7.6.1附件安装前二道保护绳应安装在牢固的构件上,在下导线安装。 7.6.2临近高压线路感应电保护,首先使用个人保安线,再下导线安装,

7.6.3上下传递工具,材料时应用绳索严禁用安全带代替传递绳使用,严禁抛掷。

13

7.6.4杆塔上导线上有人安装跳线时,下方严禁有人站立。

7.6.5上下导线同时安装时,上导线人员应有防止工具,材料落下的措施。 7.6.6在有交叉跨越的塔杆上安装附件时放线滑车必须有二道保险绳,以防止导线脱落。

7.7安全薄弱环节及对策

安全薄弱环节及对策表

薄弱环节 基坑开挖 对 策 基坑开挖应有合适的坡度,并限制坑底作业人数,开挖余土堆放在距坑口1.5米处; 1、 编制详细的组塔作业指导书,对分解组塔的分片重量、抱杆倾角、抱杆受力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和计算,保证足够的安全系数; 抱杆使用 2、 组塔前仔细检查抱杆、起重钢绳、机动绞磨等工器具的完好情况; 3、 起重过程应平缓,现场指挥、绞磨操作手等现场人员应集中注意力,如有异常响声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起吊。 1、 由专人负责停送电联系,带电跨越编制详细的措施,若停电应正确接地; 触电事故 2、 对绝缘、验电工器具进行严格质量检查; 3、 使用电动工具应有配电盘和漏电保护器,并悬挂危险警告牌; 4、 对低压照明线路停电应有专人守护,尽可能与停电户签订书面协议。 1、 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严格体检,凡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严禁高空作业; 高空坠落 2、 高空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班前严禁饮酒,高空必须拴可靠的安全带; 3、 出线作业采用差速保护安全带; 4、 严格执行高空作业安全监护制及工器具现场检查制。 1、 严格按照施工作业书的要求选择锚线工器具,及打好锚线坑; 跑线事故 2、 放线及锚线张力应小于作业书要求; 3、 需长时锚线时应采取特殊技术措施。 交通事故 1、严格执行“三检制”和“派车制”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及安全法规的学习,严禁酒后开车和超速行驶; 14

2、对车辆定期保养维修,杜绝病车上路; 3、对路况差的地段车辆行驶限重、限速; 4、合理安排行车时间保证驾驶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不开夜车。 7.8触电应急措施

7.8.1触电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的过程致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7.8.2现场的电气设备应由专业的电工进行相关操作,并有专人监护。如若有人违章操作致使触电事故发生,应及时切断电源,若无法切断电源,应使用绝缘物将其移开。

7.8.3就地正确抢救,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处于“假死”状态时,应及时使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抢救,并边抢救边送医院。 7.9防火应急措施

7.9.1如若现场和生活区发生火灾,首先判断火灾发生原因,不同的火灾情况应使用不同方法扑灭。

7.9.2电气起火:应及时切断电源,只许使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土等窒息发扑灭,严禁使用水等导电消防用品灭火。

7.9.3燃油起火:只许使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土等窒息发扑灭,严禁使用水灭火。 7.9.4气体火灾:使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土、湿棉被等窒息发扑灭,严禁使用水灭火,一般可燃气体都有毒,应用防护口罩,如若没有,应用湿毛巾遮住口鼻。

7.9.5如若有人被火烧伤,应及时救治。 8.危险点辨识

15

搜索更多关于: 35KV集电线路安全施工措施 - 图文 的文档
35KV集电线路安全施工措施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nmhl90y7b6h1tx45d7638ccg96n4k006yn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