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刷子李
课题 刷子李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生字,教学 目标 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粉刷、刷浆、规矩、徒弟、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师傅”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 重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 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生字,教学 目标 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粉刷、刷浆、规矩、徒弟、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师傅”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出示课件2】 1.谈话揭题:小嘎子、车夫、严监生,这些鲜活的人物形 以孩子们在课文设计意图 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位不学习中刚刚了解的人普通的手艺人,他就是──刷子李。(板书课题:刷子李) 物作为切入口,激起了2.交流解题:“刷子李”是一个人的绰号。从这个绰号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导入 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了解 ( 5 ) 分钟 这个人是个粉刷匠。) 3.引发思考:像这样会粉刷的人里有很多姓李的人,这些 人都能称为“刷子李”吗?为什么叫他“刷子李”呢?他 又“奇”在哪呢?(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4.简介出处【出示课件3】:本文选自《俗世奇人》,其 交流解题中引出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今天学习的课文《刷子天津卫,天津的旧称,是东南水路的门户,有守卫京都的李》出自冯骥才的《俗意思。即今天的塘沽码头。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世奇人》,使孩子们对自有他的道理:“码头上的人,一强活不成,不强就生出此课的出处增加了一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如:“刷子李”“泥人张”等。 些了解,也为后面课外5.简介作者【出示课件4】 读物的推荐做好了铺冯骥才,中国知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神垫,拓宽了孩子的视灯前传》,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 6.简介写作背景【出示课件5】 野。 晚清光绪年间,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居, 性格迥然相区别,然而,燕赵之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盐, 风俗习惯强悍。近一百多年来,列举所有中华大灾大难, 没有一个不首当其冲,于是产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然在了解作者及写作显赫上层,另外在市井民间。作者听的很多,长记在心,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所以,作者随想随记,描绘了解放以前出现的社会风土人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情;每个人一篇,各不相关,最后写成一书,名为《俗世人物形象。 奇人》。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6】: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 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新课 【出示课件7、8】 教学 (33)分(1)刷浆:用刷子在墙壁上刷石灰浆。 钟 (2)规矩: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3)绝活:最拿手而有特色的本领;绝技。 (4)半信半疑: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怀疑。 (5)派头:气派(多含贬义)。 (6)稀溜溜:粉浆稀的样子。 (7)悠然:悠闲的样子。 (8)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在自主识字中培养识字能力。 (9)神圣: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10)侵犯: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 (11)露馅: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 (12)难堪:难为情。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互相交流: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作者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时,首先极力写他手艺之高,“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然后作者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 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2.理清层次。【出示课件9】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表明人物身份及其技术之高超。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通过曹小三的所见、所闻证明“刷子李”名不虚传。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 )分钟 四、课堂总结,布置预习【出示课件10】。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了解了刷子李的“奇”。 2.请同学们课下自己阅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形象的。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浆( ) 缚( ) 蘸( ) 馅( ) 诈( ) 怔( ) 桨( ) 傅( ) 瞧( ) 陷( ) 作( ) 证(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 )身上有白点, ( )白刷不要钱。 2.他( )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 )如同升天一般美。 3. ( )刷子李技艺高超, ( )曹小三很佩服他。 三、把下列句中画线的部分换成词语。 1.班长说我的作文获奖了,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 2.他的说法没有一点儿破绽,让人不得不信。( ) 【答案】 一、浆(泥浆) 缚(缚住) 蘸() 馅(露馅) 诈(诈骗) 怔(发怔) 桨(船桨) 傅(师傅) 瞧(瞧见) 陷(陷阱) 作(作业) 证( ) 二、1. (只要)身上有白点, (就)白刷不要钱。 2.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 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3. (因为)刷子李技艺高超, (所以)曹小三很佩服他。 六、1.班长说我的作文获奖了,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半信半疑) 2.他的说法没有一点儿破绽,让人不得不信。(天衣无缝)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2.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1.检查,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 导入 (3)分钟 读得不正确的字音。 2.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上节课,我们结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