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典籍英译的偏向与本质的回归
作者:赵志敏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20期
【摘要】随着国际化交流的频繁,中国典籍英译迎来了一个高峰时期,而这个时期各种各样的典籍被翻译成英文供外国学者参阅,也因此在英译工作中存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翻译出现了偏向问题,这是很影响翻译的质量的,因此本文就针对此问题进行简单的浅述。
【关键词】典籍英译 偏向 本质回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111-02 中国典籍是中国先人智慧的结晶,具有着独特的价值,它不但是国人学习研究的典范,也是外国学者了解中国文化所需的必要资料,这就使得典籍英译工作变得重要而又复杂,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对典籍的内涵有所掌握,同时又能用现代的理论去对其进行解释,也就是如此才使得典籍英译工作出现了偏向问题。 一、典籍英译的偏向
何谓偏向,就是指对某一方进行无原则的支持与维护,这就是偏向的解释。在典籍的英译工作中目前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偏向问题,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比较突出的原因还是在于翻译人员本身。在对典籍进行翻译时,对典籍内容认知不足,尤其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语句不能进行准确的把握,在翻译时无法准确的用现代的相关观念来进行描述,或者说就是全部的用成现代理论忽视了典籍的特殊性,这样翻译出来的作品偏向性是很明显的。我们很多的翻译工作者对于典籍的区分并不是很清楚,这样就无法把经典的内涵给准确的表述出来,甚至有些翻译工作人员认为典籍翻译并不属于翻译工作,这就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我们把典籍翻译看作是翻译工作中的一个特殊分类,而这类分类一般都带有紧迫性与特殊性。 二、典籍英译本质回归的必要性
经典之所以能称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可以长久的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且它是形神兼备的,尤其是一些哲学类的文本,其作用就更大了。因此对于典籍的英译一定要回归到翻译的本质上,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典籍的精髓,让翻译出的作品与原著的效果是一样的。这样我们就需要了解典籍英译的本质是什么,它在翻译中又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性?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行动,也就是说它把一种不熟悉的陌生的表达方式给转变成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不局限于语言、文字,还有一些图形或者符号,都可以称之为翻译。简单的说,翻译就是一种“相互交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