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所以,如果你的父母也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的话,请多陪伴他们。也许你的性格和事业让你坚持不回家,但至少,不要离家太远,至少常回家看看。 4)如果你的家庭特别富裕,如果你是一个富二代,那选择权完全在于你。你可以选择回家继承父母的事业,回家享受富裕带来的美好青春;你也可以去大城市中,和那些普通的年轻人一起竞争。你是一个幸运的人,你所要做的,是让你的幸运能够延续。
5)如果你的家庭特别贫穷,如果你出生在一个极度偏僻、闭塞的山村里,那无论你的性格、职业、爱好如何,无论你的父母是包容还是传统,离开吧!来到更大的城市,看到更大的世界。你要改变你家庭和家乡贫困的方式绝对不是在年轻时候就回家陪伴父母,在大城市中不断汲取,积累能够改变命运的资本。 父母不是借口,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尽孝。
世间道路千万条,没有哪条路是唯一的一条。许多时候,大城市又或者小城市也不过就是围城,真正应该选择的,应该是自己能接受的,最适合自己的。 说到底,在哪里生活都一样有苦有乐,有遗憾、有抱怨。 只是,请不要再以父母为借口,因为,无论人在哪里,你都可以尽孝。
最后,分享下知乎作者李栩然的经历,希望能给大家启发:
当时刚工作没多久,父亲骤然去世,只留下年逾六十的母亲一个人住在山里的老家。 每次打电话回去,母亲都告诉我她很好,让我好好工作。 但每当我想到,母亲要一个人在冷冷清清的家里自己做饭、自己吃饭、自己干农活、自己和自己聊天??就觉得非常难过。
出来这么多年,第一次,我动了回老家的念头。 瞒着母亲,报考了老家的公务员;同时,我还在网上接连投了好多老家的单位,其中有一家,是在离老家仅仅几公里的镇上,一个不大的生产工厂。他们领导跟我电话聊了几次,基本确定要我了。
工资虽然不高,但我回去工作,却可以每天都住在家里,陪着母亲吃早饭、晚饭,甚至中午骑个电瓶车也能回家吃午饭,周末可以和母亲一起干干农活,去赶个早集??
在下决心回去之前,我犹豫了很久,自己做了一个假设:如果我真的回去了会怎样? 那我就能陪着母亲住在家里的老房子里,过着轻松简单的生活,我可
能还会在老家附近找个家境差不多的老婆,然后生个小孩,孩子在镇上上小学。如果小孩成绩不错,还可以考进县里去读中学,然后再参加高考,然后再到省外读大学,然后?? 好熟悉的场景,一如我当年。
是的,我自己就是这么一路走出来的,从山里走到县城,从县城走到大城市。如果我选择回老家,我的后代将会继续复制我曾走过的这条路。
更重要的是,因为老家的收入不高,一旦我回老家后母亲身体出现什么状况,我将不可能像在北京工作时那样,轻轻松松地将她接到北京来就医。 所以,我最终选择留在了北京,并且,更努力地奋斗着。
又过了几年,我终于定居在北京,成了家。然后,将母亲接到了这里,每天晚上,我和爱人陪着母亲一起吃晚饭,周末,陪着母亲去逛公园。
而我那几乎从未离开过农村老家的母亲,则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第一次出了省到了北京,第一次吃上了烤鸭,第一次进了电影院,第一次去国家大剧院听了交响乐??
对母亲而言,大城市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一切又都是那么美好。有一天晚上,我和母亲坐在家里看电视,屋外寒风凛冽,屋内温暖如春,母亲突然很感慨地说:我真是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啊??你爸要是还在,该有多高兴啊?? 我的眼里瞬间充满泪水。
在那一刻,我觉得,我在这城市里所有的拼搏、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于2016年5月25日摘自《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