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1 对负序功率方向继电器,其全部检验项目如下:
a) 负序电流、电压滤过器的检验按A.13.1、A.14.1所列的项目进行。 b) 分别测定电压,电流滤过器一次输入与二次输出的相位角。 c) 执行元件的检验。
d) 检验整套保护一次侧负荷电压与电流的动作区,并确定其最大灵敏角。
e) 在与最大灵敏角相关不大于20%的条件下,测定继电器一次侧起动伏安、返回伏安、最小动作电压及动作电流。
f) 测定输入伏安与动作时间的特性,由动作伏安的1.5倍开始到动作时间稳定为止,测录特性曲线 3~4点数据即可。
A.15.2 对负序功率方向继电器,其部分检验项目如下:
a) 负序电流、电压滤过器的检验按A.13.2、A.14.2所列的项目进行。 b) 执行元件的检验。
c) 在与最大灵敏角相差不大于20°的条件下,测定继电器一次侧起动伏安、返回伏安、最小动作电压及动作电流。 A.16 静态继电器的检验
A.16.1 对静态继电器,其全部检验项目如下:
a) 对于静态继电器,除需按各元件的基本检验项目进行外,尚需进行b)~f)的项目检验。 b) 保护所用逆变电源及逆变回路工作正确性及可靠性的检验。 c) 检查设计及制造部门提出的抗干扰措施的实施情况。 d) 各指定测试点工作电位或工作电流正确性的测定。 e) 各逻辑回路工作性能的检验。 f) 时间元件及延时元件工作时限的测定。 A.16.2 对静态继电器,其部分检验项目如下:
a) 对于静态继电器,除需按各元件的基本检验项目进行外,尚需进行b)~e)的项目检验。 b) 保护所用逆变电源及逆变回路工作正确性及可靠性的检验。 c) 各指定测试点工作电位或工作电流正确性的测定。 d) 各逻辑回路工作性能的检验。 e) 时间元件及延时元件工作时限的测定。 A.17 气体继电器的检验
对气体继电器其检验项目如下: a) 加压,试验继电器的严密性。 b) 检查继电器机械情况及触点工作情况。 c) 检验触点的绝缘(耐压)。 d) 检查继电器对油流速的定值。 e) 检查在变压器上的安装情况。
f) 检查电缆接线盒的质量及防油、防潮措施的可靠性。
g) 用打气筒或空气压缩器将空气打入继电器,检查其动作情况,如果有条件,亦可用按动探针的方法进行。
98
h) 对装设于强制冷却变压器中的继电器,应检查当循环油泵启动与停止时,以及在冷却系统油管切换时所引起的油流冲击与变压器振动等各种运行工况时,继电器是否会误动作。
i) 当变压器新投入、大小修或定期检查时,应由管理一次设备的运行人员检查呼吸器是否良好,阀门内是否积有空气,管道的截面有无改变。
继电保护人员应在此期间测定继电器触点间及全部引出端子对地的绝缘。 A.18 辅助变流器的检验
A.18.1 对辅助变流器,其全部检验项目如下:
a) 测定绕组间及绕组对铁芯的绝缘。 b) 测定绕组的极性。
c) 录制工作抽头下的励磁特性曲线及短路阻抗,并验算所接入的负担在最大短路电流下是否能保证比值误差不超过5%。
d) 检验额定电流下的变比。
A.18.2 对辅助变流器,其部分检验项目如下:
a) 测定绕组间及绕组对铁芯的绝缘。
b) 录制工作抽头下的励磁特性曲线及短路阻抗。 c) 检验工作抽头在额定电流下的变比。 A.19 导引线继电器的检验
A.19.1 对导引线继电器,其全部检验项目如下:
a) 综合变流器或电流滤过器及隔离(或绝缘)变压器接线正确性的检验。 b) 绝缘试验:
1) 用1000 V兆欧表测量电流输入回路对地及用2500 V兆欧表测量综合变流器一、二次绕组间及接导引线一侧的绕组(以后该侧均简称二次侧)对地的绝缘。
2) 综合变流器及隔离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对输入侧绕组和对铁芯的绝缘耐压试验。对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继电器,耐压值为5000V;用于大电流接地系统的,则为15000V。当导引线输入端接有综合电抗器时,可按5000V考虑。
与二次侧直接相连接的所有设备及连接线(包括端子排,但不包括导引电缆线),一并参与耐压试验。
c) 执行元件电气性能检验。
d) 继电器单相及相间分别通入试验电流,在整定位置校核每一种试验情况下最灵敏的动作电流值与返回电流值,对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继电器,则做两种相间通电试验。
e) 检验继电器输入电流与二次侧输出电压的电流—电压特性,以判别回路中所有稳定(或稳流)元件(如非线性电阻等)工作是否正常。可只检查特性曲线3~4数据(包括稳压元件工作之前与稳压之后),并检查是否与原试验记录一致。
f) 检验隔离变压器的变化。
g) 对于制造厂要求配对出厂的继电器,需要将两侧的继电器送到同一试验地点,校验继电器所采用的稳压(或稳流)元件工作性能的一致性。
该项试验主要是考核继电器在穿越性故障时工作的安全性,一般是以继电器的电流动作特性的试验来考核。
99
h) 根据导引电缆的实测电阻值,整定继电器内部参数。
按单电流供电的方式,模拟校验继电器在区内故障时两侧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及返回电流。 定期检验只做动作值的校核。
i) 在现场实际接线条件下,进行继电器的制动特性及相位特性试验,并以此判定继电器工作的安全性。
A.19.2 对导引线继电器,其部分检验项目如下:
a) 继电器单相及相间通入试验电流,在整定位置校核每一种试验情况下最灵敏的动作电流值与返回电流值。对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继电器,则做两种相间通电试验。
b) 检验继电器输入电流与二次侧输出电压的电流—电压特性,以判别回路中所有稳定(或稳流)元件(如非线性电阻等)工作是否正常。可只检查特性曲线3~4点数据(包括稳压元件工作之前与稳压之后),并检查是否与原试验记录一致。
c) 根据导引电缆的实测电阻值,整定继电器内部参数。
按单电源供电的方式,模拟校验继电器在区内故障时两侧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及返回电流。定期检验只做动作值的校核。
d) 在现场实际接线条件下,进行继电器的制动特性及相位特性试验,并以此判定继电器工作的安全性。
100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全部、部分检验项目
B.1 电磁型保护的检验
B.1.1 对电磁型保护,除需按各元件的基本检验项目进行外,尚需进行下列项目检验:
a) 外观检查。
b) 回路的绝缘检查(仅对停电元件)。
c) 各逻辑回路、以及有配合关系的回路之间的工作性能的检验。 d) 定值测定、时间元件及延时元件工作时限的测定。 e) 各输出回路工作性能的检验。 f) 检验各信号回路正常。
g) 保护装置的整组试验及整组动作时间的测定。 B.1.2 对电磁型保护,其部分检验项目如下:
对于电磁型保护装置,除需按各元件的基本检验项目进行外,尚需进行下列项目检验。 a) 外观检查。
b) 回路的绝缘检查(仅对停电元件)。
c) 各逻辑回路、以及有配合关系的回路之间的工作性能的检验。 d) 各输出回路工作性能的检验。 e) 定值测定。
f) 保护装置的整组试验及整组动作时间的测定。 B.2 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保护的检验
B.2.1 对于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保护装置,。除需按各元件的基本检验项目进行外,尚需进行下列项目检验:
a) 外观检查。
b) 回路的绝缘检查(仅对停电元件)。
c) 保护所用逆变电源及逆变回路工作正确性及可靠性的检验。 d) 检查设计及制造厂提出的抗干扰措施的实施情况。 e) 检验回路中各规定测试点的工作参数。
f) 各逻辑回路、以及有配合关系的回路之间工作性能的检验。 g) 定值测定、时间元件及延时元件工作时限的测定。 h) 各开关量输入回路工作性能的检验。 i) 各输出回路工作性能的检验。 j) 检验装置信号回路正常。 k) 装置的整组试验。 B.3 微机型保护的检验
微机型保护的全部、部分检验项目参见表B.1。
101
表B.1微机型保护全部、部分检验项目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检验项目 检验前准备工作 回路检验 电流、电压互感器检验 回路检验 二次回路绝缘检查 屏柜及装置检验 外观检查 绝缘试验 上电检查 逆变电源检查 开关量输入回路检验 输出触点及输出信号检查 模数变换系统检验 整定值的整定及检验 纵联保护通道检验 新安装 √ — √ √ √ — √ √ √ √ √ √ √ √ √ √ √ √ √ 全部检验 √ — √ √ — √ √ √ √ √ √ √ √ √ √ √ √ 部分检验 √ — √ √ — √ √ √ √ √ √ √ √ √ √ √ √ 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 5.2 6.1、6.2 6.1 6.2 6.2.4 6.3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9 6.4 6.5 6.6 6.7 7 8 全部、部分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 5.2.1、5.2.2、5.2.4~5.2.6 — 定期检验不做 6.2.1~6.2.3 6.2.4 — 6.3.2.5、6.3.2.6 定期检验不做 6.3.4 6.3.5.1、6.3.5.2、6.3.5.4 6.3.6.2~6.3.6.3 6.3.7.2~6.3.7.3 6.3.9.2 6.4.2.2~6.4.2.3 6.5.1.1、6.5.1.3、6.5.2.2、6.5.4 6.6.4 6.7 7.1.3 8.1 操作箱检验 整组试验 与厂站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及故18 障信息管理系统配合检验 19 装置投运 B.4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的检验
B.4.1 对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专用收发信机,其全部检验项目如下:
a) 外回路绝缘电阻测定。 b) 外观检查。
c) 附属仪表和其他指示信号的校验。 d) 检验回路中各规定测试点的工作参数。 e) 检验机内各调谐槽路调谐频率的正确性。 f) 测试发信振荡频率。
g) 发信输出功率及输出波形的检测。 h) 检验通道监测回路工作应正常。
i) 收信机收信灵敏度的检测,可与高频通道的检测同时进行。
j) 对用于相差高频保护的发信机要检验其完全操作的最低电压值,高频方波信号的宽度及各级方波的形状无畸变现象。
k) 检验发信、收信回路应不存在寄生振荡。 l) 检验发信输出在不发信时的残压应符合规定。
B.4.2 对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专用收发信机,其部分检验项目如下:
a) 外回路绝缘电阻测定。 b) 外观检查。
c) 测试发信工作频率的正确性。
d) 收发信机发信电平、收信电平及灵敏启动电平的测定。 e) 检验通道监测回路工作应正常。
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