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9:57: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知识讲解

编 稿:王胜华 审 稿:徐冬杰 责 编:陈为华

很多同学了解有关地球的“板块构造学说”和“大陆漂移学说”,但是你知道科学家根据什么来确定这种学说的科学性的么?很多同学了解史前地球上有恐龙这种动物,但是你知道为什么恐龙突然从地球上消失的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吧!

学习目标

(1)了解两篇文章说明的内容,培养自己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理清短文说明的顺序,体会课文在组织材料上所体现出的严密的逻辑性。 (3)品味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4)激发对科学世界的兴趣,提高自己主动探究科学的能力。

知识汇总

1、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和重点字的读音 遗骸(hái):遗留下来的骨骸。

褶皱(zhě)(zhòu):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追溯(sù):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地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潮汐(xī):本义是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时涨落的自然现象。文中特指海潮。

劫难:灾难。 致密:精致紧密。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中,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文学常识

这两篇短文的作者为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____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这两篇短文都选自他晚年的著作_________。 【参考答案】

艾萨克·阿西莫夫 《新疆域》

内容分析

1、整体感知

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个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它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的新疆域感到惊奇”。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2、结构分析

《恐龙无处不在》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由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第5-14段)具体说明大陆的漂移。 第三部分(第15段)得出结论,总结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的假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6段)从恐龙灭绝的原因谈起,介绍两种对立的理论:“撞击说”和“火山说”。

第二部分(第7-17段)通过“斯石英”的形成与分布证明“撞击说”否定“火山说”。

重点探究

1、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有哪些不同? 明确: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2、《恐龙无处不在》谈到恐龙化石在各个大陆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推测? 明确:恐龙化石在现在每一块大陆上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大陆在不停地移动。因为几十年前,人们就发现地壳就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就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恐龙的时代可能就是大陆汇聚的时期,而现在大陆板块处在分离的时期,因此恐龙化石便在每一块大陆上都有分布。

3、《恐龙无处不在》文中作者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由于恐龙在地球的统治时期太长,而且恰好经历了一个“泛大陆”由合而分的过程,成了历史演变的见证者,在“泛大陆”不断分裂,不断地带着自己陆地上的恐龙驶向另一个方向,不同气候的影响使恐龙无法适应。南极大陆也曾是生机勃勃的“生命天地”,由于它驶向了地球的极地而成了冰雪的天地,于是坐这趟“航班”的大部分生物就都灭绝了。作者文中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大陆漂移。

4、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对科学界有什么重要意义?

明确: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是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证据。这表明每一个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科学界新的思考,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或者由此可以开辟出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向前发展。

5、作者在《被压扁的沙子》中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在这篇文中认为“大灭绝”的原因是外星撞击。

6、在《被压扁的沙子》文中,斯石英有哪些性质? 明确:

(1)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它会变成普通的沙子,但在自然条件下\反弹\很慢,可以

保持数百万年。

(2)斯石英在很高温度下,会很快恢复为普通的沙子。

(3)只有在\出现被强烈挤压的地方\才会有斯石英,斯石英的形成来自巨大的压力。

7、《恐龙无处不在》中,作者为什么说南极地区的“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呢?

明确: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1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8、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是因为什么?

明确:火山喷发温度极高,岩石被熔化,斯石英也被转化为二氧化硅。

9、《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中“似乎可以肯定地说”,“似乎”与“肯定”,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似乎可以肯定”,表明这“可以肯定”还是一种推测,有待进一步考证。

10、请简单分析一下这两篇短文的写作特点 明确:

(1)以人们熟悉的事物为例,使被说明的事物浅显易懂。如“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道是指哪些动物。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人们非常熟悉。

(2)语言简明精练,幽默风趣。如“你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这一句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作者就是在幽默风趣中,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

搜索更多关于: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的文档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nt6l40ul56rgfk162f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