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7:01: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关于《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管理规定(修订草案)》的说明

为加强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林保护区)的管理,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和资源,根据市政府五届十二次常务会议精神和我市年度立法计划安排,我办会同市城管局起草了《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修订草案)》。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修订《管理规定》的背景

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建于1984年10月,1988年5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市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2月,为了加强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的管理,市人民政府颁布了《深圳市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将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内纳入依法管理轨道。由于当时内伶仃岛存在管辖权争议,《管理规定》的适用范围实际上仅限于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并未包括内伶仃岛。2009年9月底,广东省政府就内伶仃岛管辖权明确归深圳市管辖。至此,有必要对《管理规定》进行修订,将内伶仃岛纳入依法管理范围。

2010年9月15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了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提出:“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的

- 1 -

规划和管理,要坚持以保护为核心,突出体现绿色、低碳的理念,牢牢把握多保护、少开发、少建设、少住人、少排放的原则,最大程度保持保护区的自然状态;内伶仃岛的设施以满足该岛管理和养护需要为主,严禁大兴土木,让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这颗生态明珠真正成为深圳的生态亮点”。同时责成市法制办与市城管局抓紧对《管理规定》进行修订。

二、《管理规定》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将《管理规定》适用范围扩大到内伶仃岛 原《管理规定》实际适用范围仅限于红树林保护区,对此修订后拟在第二条规定“自然保护区由内伶仃岛和福田红树林区域两部分组成”,该条第二、三款拟分别对内伶仃岛和福田红树林区域的保护重点作了描述。

在《管理规定》的其他条文中,除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仅限于红树林保护区外,均用“自然保护区”替代了原“红树林保护区”,从而将《管理规定》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内伶仃岛。

因国务院批准的正式名称为“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此,拟将该规章的名称由“深圳市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调整为“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

(二)明确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原则和基本保护措施 一是明确保护的基本原则。《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自然保护区遵循严格保护、科学管理、限制开发的原则。发挥自

- 2 -

然保护区在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方面的功能”。在此,用“限制开发”替代了原来的“合理利用”,同时强调自然保护区应当发挥其在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方面的作用。为贯彻市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保护的“一多四少”精神,第八条规定:“自然保护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应以满足管理和养护需要为限,严禁在自然保护区内兴建宾馆、酒楼、休闲娱乐等与管理和养护无关的设施。自然保护区内修建能源、交通、管理和科普教育等必要设施时,应当符合低碳、生态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

二是明确红线内土地由政府统一征用。福田红树林区域的土地已全部被政府征用,交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管理。目前,内伶仃岛仍存在部分用地权属纠纷。为了加强对内伶仃岛保护,有必要参照福田红树林区域的做法,由市政府依法征用内伶仃岛红线内的土地,并交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一管理。

三是明确功能区划分制度。将自然保护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并对不同的功能区并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是自然保护区的一项基本保护策略,第七条明确了自然保护区根据动植物资源和濒危动植物的分布情况,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并对三个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内伶仃岛也要依法划分三个不同的管理区域。

四是明确自然保护区进入管理制度。第十条规定进入自然保护区要实行书面申请和凭证进入的制度,同时将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答复时限由15日下调到5个工作日。第十一条规定了

- 3 -

外国人进入保护区的管理制度。第十二条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先进经验,规定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数实行总量控制,并授权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根据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总量控制标准和具体情况,具体确定每天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数上限。

五是建立外围保护带制度。根据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十八条的授权,《管理规定》第十三条规定了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带制度。规定在外围保护带禁止下列三种行为:严格控制开发活动;禁止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和其他污染物以及从事产生噪声、振动、光污染、放射性物质、电磁波辐射等污染环境的行为;禁止从事放风筝或者其他飞行物等影响鸟类生存的活动。

六是加强对外来物种的控制。有关部门调查发现,目前对自然保护区威胁最大的三种因素分别是:外来物种入侵;水、大气、噪声、光污染等城市活动危害;病虫害。为此,第十四条专门增加了有关外来物种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的内容。

(三)明确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几类禁止性行为

对自然保护区的禁止性行为进行了重新的归纳,并区分轻重缓急。一是第十五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擅自砍伐红树林和非法捕杀野生动物。二是第十六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从事捡卵、捉雏、毁巢、采药、挖沙、取土、烧荒、使用明火、开垦、养蚝、捕捞、狩猎等影响野生动植物生长、栖息和繁殖的行为。

- 4 -

搜索更多关于: 关于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 的文档
关于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nwaf1mzxi9kfa251dy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